释迦临入涅槃日,六欲天中现此身
出处:《秽迹赞》
宋 · 白玉蟾
宝杵动时天地黑,镮铃震处鬼神惊。
释迦临入涅槃日,六欲天中现此身。
现此身,无边际。
太圆镜中点检看,个个三头并六臂。
释迦临入涅槃日,六欲天中现此身。
现此身,无边际。
太圆镜中点检看,个个三头并六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宝杵:象征佛教中的重要法器,代表力量和转化。镮铃:佛教中的装饰物,常用于仪式,能引起敬畏。
涅槃:佛教中指超脱生死轮回的状态。
六欲天:佛教中的天界,以享乐著称。
现此身:显现他的肉身形象。
无边际:形容其形象广大无边。
太圆镜:比喻广阔的宇宙或观照之心。
三头并六臂:象征智慧、力量和全能。
翻译
当宝杵震动时,天地为之变暗,镮铃声响起,连鬼神也为之惊骇。在释迦牟尼即将涅槃的日子,他在六欲天中显现了化身。
显现化身,无边无际。
如同在巨大的圆镜中审视,每个化身都有三个头和六个手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佛教涅槃的壮观景象,通过对宝杵和镮铃的动静来渲染气氛,表达了释迦牟尼临入涅槃时天地变色的神秘画面。在六欲天中显现出佛身,无边际的广大与圆满。太圆镜象征着智慧和洞察,用以点检观看每一个三头六臂的形象,展示了佛教中的神通广大。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听觉、视觉等感官体验与佛教的深邃哲理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进入宗教境界的情景。诗中对释迦牟尼涅槃时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法深刻理解和个人信仰的表达,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与宗教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