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身就一剑,壮志皆弃捐
出处:《经杀子谷》
唐 · 陶翰
扶苏秦帝子,举代称其贤。
百万犹在握,可争天下权。
束身就一剑,壮志皆弃捐。
塞下有遗迹,千龄人共传。
疏芜尽荒草,寂历空寒烟。
到此尽垂泪,非我独潸然。
百万犹在握,可争天下权。
束身就一剑,壮志皆弃捐。
塞下有遗迹,千龄人共传。
疏芜尽荒草,寂历空寒烟。
到此尽垂泪,非我独潸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扶苏:秦始皇的儿子。举代:世人。
贤:贤能。
百万:兵马数量。
权:权力。
束身:自我牺牲。
壮志:雄心壮志。
塞下:边关。
遗迹:遗留的历史痕迹。
千龄:千年。
疏芜:荒凉、废弃。
寂历:寂静、冷清。
垂泪:流泪。
潸然:流泪的样子。
翻译
扶苏是秦始皇的儿子,世人普遍称赞他的贤能。他拥有百万兵马,足以争夺天下的权力。
他甘愿牺牲自己,接受一剑之刑,放弃了壮志。
边关之地仍有他的遗迹,流传千年被人们传颂。
那里如今荒芜,只有杂草和冷清的寒烟。
来到这里,无不落泪,这并非我一人悲伤如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开篇“扶苏秦帝子,举代称其贤”两句直接点出主人公是秦始皇之子扶苏,以其贤明著称于世。这立即为读者设定了一个高贵、英明的形象。
紧接着,“百万犹在握,可争天下权”显示了他手中掌握着庞大的军队和权力,似乎可以与天下争霸。但这一切都未能持续,因为“束身就一剑,壮志皆弃捐”。这里的“束身就一剑”暗示了他的生命被断送,壮志未酬成灰。
“塞下有遗迹,千龄人共传”表明扶苏虽已逝世,但他在历史上的足迹依然存在,并且被后人所铭记。接下来的“疏芜尽荒草,寂历空寒烟”则描绘了一种荒凉萧瑟的景象,反映出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巨变。
最后,“到此尽垂泪,非我独潸然”诗人在这片遗迹前,不禁潸然泪下,但他知道自己并不是唯一为之感伤的人。这个结尾充分体现了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无力,令人唏嘘不已。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对过往英雄时代的怀念,以及面对历史残酷现实时个人情感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