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咏从来杂珉玉,攀腾政尔羡猿猱
出处:《仆生平四到月岩寺而不识云洞漫兴长句》
宋 · 赵蕃
祇今四到月岩寺,不辨一为云洞游。
世事纷纷变苍狗,暑途役役喘吴牛。
细听风合松楠响,应是雨催禾黍秋。
留咏从来杂珉玉,攀腾政尔羡猿猱。
世事纷纷变苍狗,暑途役役喘吴牛。
细听风合松楠响,应是雨催禾黍秋。
留咏从来杂珉玉,攀腾政尔羡猿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祇今:现在。四到:到达。
月岩寺:一座寺庙。
不辨:分辨不出。
云洞游:云雾缭绕的洞穴游览。
世事:世间的事情。
纷纷:众多而杂乱。
变:变化。
苍狗: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
暑途:炎热的旅途。
役役:忙碌不停。
吴牛:吴地的水牛,比喻劳累不堪。
细听:仔细倾听。
风合:风声与。
松楠:松树和楠木。
响:声音。
雨催:雨水催促。
禾黍秋:秋天的庄稼。
留咏:留下诗篇。
杂:混杂。
珉玉:美玉和珉石,比喻高雅的艺术。
政尔:正如此。
羡:羡慕。
猿猱:猿猴,象征自由自在。
翻译
如今来到月岩寺,分辨不清是云洞游历。世间纷扰如过眼云烟,酷暑中劳碌如吴地水牛。
静听风吹过松楠,大概是秋雨催促着稻谷成熟。
在这里吟诗作赋,如同把美玉和珉石混杂,只羡慕能攀援的猿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仆生平四到月岩寺而不识云洞漫兴长句》。诗人以自身多次造访月岩寺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世间纷扰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祇今四到月岩寺”开门见山,点明了诗人多次游览月岩寺的事实,但并未深入云洞,流露出一丝遗憾。接着,“不辨一为云洞游”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未得其门而入的微妙心境。
“世事纷纷变苍狗”运用比喻,生动描绘了世事如白云苍狗般瞬息万变,暗示人生的无常和世界的复杂。夏日行路,“暑途役役喘吴牛”,诗人以吴牛自比,形容在炎炎夏日中艰难跋涉的疲惫。
“细听风合松楠响,应是雨催禾黍秋”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展现了月岩寺周围的自然环境,风声与松楠共鸣,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也寓含丰收的希望。
最后两句“留咏从来杂珉玉,攀腾政尔羡猿猱”表达了诗人对高雅诗文的追求,以及对自由自在山林生活的羡慕,暗含了对尘世喧嚣的疏离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又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赵蕃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