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区西南古云麓,闻有于菟啸林谷
何年天竺道人来,结茅晏坐苍山足。
雨花散落春漫漫,四时香霭烟云盘。
浮屠千尺倚晴汉,方池六月鸣惊湍。
山僧闭门长不出,白日跏趺惟文席。
清凉境界无业缘,菩提善根由宿植。
洞庭龙女青云鬟,常时献果来山间。
蓬莱方丈在人世,安用入海求神山。
人间昏夜何时旦,却望云林在天半。
少年学道今白头,搔首东风一长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道场山的自然美景与隐士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禅意与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道人的清修生活,以及山林间的静谧与和谐。
“具区西南古云麓”,开篇即点出道场山的位置,位于江南水乡,云雾缭绕,充满神秘色彩。“闻有于菟啸林谷”,于菟是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这里借以形容山林的幽深与野性之美。“何年天竺道人来,结茅晏坐苍山足”,描述了一位来自遥远天竺的高僧,在此结庐修行,与山为伴,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雨花散落春漫漫,四时香霭烟云盘”,春日里,细雨如花般洒落,山中弥漫着四季不绝的香气,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浮屠千尺倚晴汉,方池六月鸣惊湍”,高耸的佛塔与清澈的方池,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也能听到潺潺流水声,展现出山中独特的宁静与清凉。
“山僧闭门长不出,白日跏趺惟文席”,山中的僧侣远离尘嚣,每日沉浸在修行之中,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与文字为伴,追求心灵的净化。“清凉境界无业缘,菩提善根由宿植”,表达了修行者追求内心清净,摆脱世间烦恼,最终达到觉悟的境界。
“洞庭龙女青云鬟,常时献果来山间”,想象中,洞庭湖的龙女也来到山中,以青云为发髻,时常带来果实,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和谐。“蓬莱方丈在人世,安用入海求神山”,诗人认为真正的仙境就在人间,无需远赴大海寻找,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肯定与赞美。
“人间昏夜何时旦,却望云林在天半”,在诗人看来,世间总有黑暗与困惑,但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看到希望与光明。“少年学道今白头,搔首东风一长叹”,从年轻时开始追求道义,到如今白发苍苍,仍不免感叹时光易逝,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场山的自然风光与隐士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修行智慧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