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有范滂,其母为之喜
出处:《读后汉书列传》
宋 · 梅尧臣
汉家诛党人,谁与李杜死。
死者有范滂,其母为之喜。
喜死名愈彰,生荣同犬豕。
死者有范滂,其母为之喜。
喜死名愈彰,生荣同犬豕。
注释
汉家:指汉代朝廷。党人:古代政治上的反对派或被牵连的人。
李杜:李白和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死:死亡。
范滂:东汉时期著名的清官,因反对腐败而被捕。
其母:范滂的母亲。
喜:欢喜,此处指欣慰。
名愈彰:名声更加显著。
生荣:活着时的荣耀。
犬豕:猪狗,比喻低贱或受人鄙视。
翻译
汉朝朝廷镇压党人,谁能和李白杜甫一同赴死。那些死去的人中有范滂,他的母亲为此感到欣喜。
母亲为儿子的名声而欢喜,但活着的人却像猪狗一样受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读后汉书列传》中的片段,主要表达了对东汉党锢之祸中忠诚者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汉家诛党人”,指的是东汉时期朝廷对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集团进行残酷镇压的历史事件。诗人以范滂为例,他是党锢事件中的忠贞之士,尽管被处死,但他的名声反而更加显赫。然而,他的母亲对此却感到欣喜,这反映了在那个时代,为理想而死被视为一种荣誉,即使生命如犬豕般卑贱,生前的清白和身后名节却比生命本身更为重要。
梅尧臣通过此诗,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贞与牺牲的看法,以及对那些为了道义而不惜生命的高尚人格的敬仰。诗的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犀利并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