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其持以问太空,所不与者如此诗
出处:《题董一之花木抄》
宋 · 方岳
君不见王子猷,剡溪夜雪之孤舟。
此翁百好不入眼,而雅与竹深相投。
君不见陶渊明,徽弦不具之古琴。
东篱把菊偶然耳,人或作图传至今。
吾何曾识董一之,于此略已心相知。
事治好春绕庵屋,岂有俗子能尔为。
江风山月无尽藏,时一吐出胸中奇。
与茶作经花作谱,铨次蘅若兰荪蓠。
秦碑晋帖了真赝,砚石错落书参差。
迩来抄注到侪友,唾视钱癖何人斯。
长卿但有四立壁,无一持赠长嗟咨。
烦为传声语花草,倘可千里同襟期。
吾闻奇章公石李成画,在庐九老湘九疑。
烟云渺绵不可状,世乏佳士当归谁。
君其持以问太空,所不与者如此诗。
此翁百好不入眼,而雅与竹深相投。
君不见陶渊明,徽弦不具之古琴。
东篱把菊偶然耳,人或作图传至今。
吾何曾识董一之,于此略已心相知。
事治好春绕庵屋,岂有俗子能尔为。
江风山月无尽藏,时一吐出胸中奇。
与茶作经花作谱,铨次蘅若兰荪蓠。
秦碑晋帖了真赝,砚石错落书参差。
迩来抄注到侪友,唾视钱癖何人斯。
长卿但有四立壁,无一持赠长嗟咨。
烦为传声语花草,倘可千里同襟期。
吾闻奇章公石李成画,在庐九老湘九疑。
烟云渺绵不可状,世乏佳士当归谁。
君其持以问太空,所不与者如此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题为《题董一之花木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艺术创作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朋友间情谊交流的珍视。
开篇引用王子猷独坐孤舟中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操与品位,并通过“此翁百好不入眼,而雅与竹深相投”一句,强调了诗人对艺术和自然的高度专注和情感共鸣。
接着,诗人又提到陶渊明,即陶渊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是在东篱间偶然赏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向往。这里借陶渊明之名,进一步强化了对纯粹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的赞美。
随后,“吾何曾识董一之,于此略已心相知”表明诗人通过董一之的花木抄,虽未曾谋面,但在精神上已与之产生共鸣。接下来是对艺术创作和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如“事治好春绕庵屋,岂有俗子能尔为”、“江风山月无尽藏,时一吐出胸中奇”等,展示了诗人对于诗歌、书法、画作等艺术形式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在“与茶作经花作谱,铨次蘅若兰荪蓠。秦碑晋帖了真赝,砚石错落书参差”中,诗人以茶、花为经,为书法、绘画设谱,展示了对传统艺术的尊崇和个人修养。而“迩来抄注到侪友,唾视钱癖何人斯”则是对那些不解真谛,只知贪图金钱之人的讽刺。
最后,“长卿但有四立壁,无一持赠长嗟咨。烦为传声语花草,倘可千里同襟期”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间的情谊交流的渴望,以及希望这些情感和艺术追求能够跨越时空,达到精神上的共鸣。
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自然美景以及个人艺术修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与深厚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