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
出处:《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
唐 · 岑参
竹里过红桥,花间藉绿苗。
池凉醒别酒,山翠拂行镳。
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
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
池凉醒别酒,山翠拂行镳。
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
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
注释
竹里:竹林之中。过:穿过。
红桥:红色桥梁。
花间:花丛之间。
藉:倚靠。
绿苗:绿色的秧苗。
池凉:池水清凉。
醒:唤醒。
别酒:离别的酒意。
山翠:山色青翠。
拂:仿佛轻轻拂过。
行镳:前行的马蹄(镳:马嚼子,此处代指马)。
凤去:凤凰离去。
妆楼:女子梳妆之楼,常借指女子所居之处。
闭:关闭,紧闭。
凫飞:野鸭飞翔。
叶县: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附近。
遥:遥远。
不逢:未遇到。
秦女:秦地的女子,此处可能指代诗人心中的佳人或典故中的人物。
在:在此处。
何处:哪里。
听吹箫:聆听吹奏箫乐。
翻译
穿过竹林走过红桥,于花丛间倚靠在绿色秧苗上。池水清凉唤醒离别的醉意,山色青翠仿佛拂过前行的马蹄。
凤凰离去后妆楼紧闭,野鸭飞翔在遥远的叶县之地。
未遇秦女在此,该到何处聆听那悠扬的箫声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开篇“竹里过红桥,花间藉绿苗”两句,设置了一个春日游园的景象,红桥、绿苗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池凉醒别酒,山翠拂行镳”则是对离别时光的一种描绘,池水清凉,酒意稍醒,而山色如洗,更添几分离愁。
诗的后半部分“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通过凤凰远去、楼阁紧闭以及鸿雁南飞的形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最后两句“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则是在询问如果不能遇见心中的秦娥,在哪里能够听到她那令人心动的箫声。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