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踏西湖路,于今又几年
出处:《梅花扇为双四兄赋》
明 · 曹义
不踏西湖路,于今又几年。
清风明月夜,还忆老逋仙。
清风明月夜,还忆老逋仙。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义所作的《梅花扇为双四兄赋》,通过“不踏西湖路,于今又几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怀念之情。接下来的“清风明月夜,还忆老逋仙”则将思绪转向了自然美景与历史人物,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意境。
“不踏西湖路”,西湖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美丽与宁静,诗人说“不踏”,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未能亲临,或是内心深处对西湖的回忆与向往。这句透露出诗人对西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于今又几年”,时间的流逝在诗句中被直接点明,强调了岁月的无情与个人经历的累积。这句话既是对时间的感叹,也是对生命旅程中变化的接纳。
“清风明月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景象,清风徐来,明月高悬,这样的场景往往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在这里,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还忆老逋仙”,“老逋仙”可能是指宋代诗人林逋,他以爱梅著称,人称“梅妻鹤子”。这里借指那些与梅花相关的美好记忆或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诗人提到“还忆”,表明这些记忆依然深刻,即使多年未见,那份对梅花的喜爱与对林逋那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仍然在心中回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与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