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向交河驰羽檄,肯教烽燧照甘泉
出处:《送陈将军还镇三河》
明 · 王称
紫髯将军身七尺,早拜金吾未三十。
臂挽雕弧二石强,腰横宝剑千人敌。
曾随骠骑过祁连,论赏平蕃功最先。
直向交河驰羽檄,肯教烽燧照甘泉。
名高飞将传异域,气凌属国雄燕然。
百年思刷会稽耻,万里曾屯充国田。
迩来移镇三河久,马上黄金垂紫绶。
偏裨皆为六郡英,贤豪不数云中守。
平原草色猎骑还,雁门雪尽春归后。
逻静无传紫塞烟,客来但醉芳尊酒。
良时跃马独朝天,阙下相逢思蔼然。
久知公子能虚左,苦忆将军恒在边。
锦带红缨士如虎,明日都门仍出祖。
节钺翩翩不见君,惟见云台天尺五。
臂挽雕弧二石强,腰横宝剑千人敌。
曾随骠骑过祁连,论赏平蕃功最先。
直向交河驰羽檄,肯教烽燧照甘泉。
名高飞将传异域,气凌属国雄燕然。
百年思刷会稽耻,万里曾屯充国田。
迩来移镇三河久,马上黄金垂紫绶。
偏裨皆为六郡英,贤豪不数云中守。
平原草色猎骑还,雁门雪尽春归后。
逻静无传紫塞烟,客来但醉芳尊酒。
良时跃马独朝天,阙下相逢思蔼然。
久知公子能虚左,苦忆将军恒在边。
锦带红缨士如虎,明日都门仍出祖。
节钺翩翩不见君,惟见云台天尺五。
鉴赏
这首明代王称的《送陈将军还镇三河》描绘了一位英勇善战的紫髯将军形象。诗中,将军身材魁梧,年少有为,在三十岁前就担任金吾要职,臂力惊人,剑术超群,曾在祁连山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他直率果敢,曾迅速传递军令,不屑于烽火示警,显示出他的自信与决断。
将军的名声远播异域,气概凌驾于边关雄杰之上,有着洗雪会稽之耻的决心和戍守边疆的壮志。长期驻守三河,麾下的将领都是当地的英雄,而他自己更是云中守的典范。春天归来,他在雁门关外狩猎,边塞宁静,只有醇酒陪伴着他的生活。
诗人赞美将军的英勇和才能,期待他在京城的朝会上也能展现出同样的风采。虽然将军即将离开,但诗人坚信他的影响力仍在,即使在都门送别,也期待将军的荣归。最后,诗人以将军的威仪和云台的象征,表达了对将军功业显赫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