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出处:《荅刘和州禹锡》
唐 · 白居易
换印虽频命未通,历阳湖上又秋风。
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
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
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注释
换印:古代官员调动或升迁的象征,这里指频繁改换职务。命未通:命运不顺,仕途不通。
历阳湖:地名,今安徽和县一带。
休明代:停止、废弃的意思,这里指不被重用。
诗争造化功:通过诗歌与大自然的造化之力相较量,意指因作诗而受罚。
田舍下:农村的居所,代指田园生活。
郡斋中:郡守的书斋,指官府办公的地方。
年齿:年龄。
官班:官职等级。
约略同:大致相同。
翻译
虽然频繁改换官职但未能升迁,秋天来到时身在历阳湖畔。不让才华得到施展就算了,还要因作诗而受罚,争夺自然之功。
我也想念回到乡下的田舍,你大概厌倦了躺在郡衙的书斋中。
希望我们能相互扶持成为悠闲的伴侣,年龄和官阶都差不多相同。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名为《荅刘和州禹锡》。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换印虽频命未通,历阳湖上又秋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虽然频繁地交换书信,但因为信息传递不畅,彼此间的心意尚未完全相通。此时,历阳湖上吹起了秋风,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
"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被迫创作以求生存的情形,通过写诗来博取功名。
"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 诗中的“我”和“君”分别指代了诗人自己与其友人刘禹锡。诗人表达出了自己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而同时也希望朋友能在官场中有所成就,不必过于劳累。
"好相收拾为闲伴,年齿官班约略同。"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与友人的情谊,愿意共同度过悠闲的岁月,并且在仕途上彼此相辅相成,共享相同的官阶和年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文学和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