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携归向吴会,什袭珍作萧斋藏
出处:《观磨崖碑作》
清 · 王初桐
七十二君辇道荒,云亭踪迹俱微茫。
祖龙之碑既无字,金函玉检疑荒唐。
开元天子履全盛,意气直欲无轩皇。
东封自古称大典,遂令下诏开明堂。
勒铭大抵示符瑞,挥洒御墨辉天章。
高文或出燕许手,长篇大幅何煌煌。
当时海宇本殷富,发扬蹈厉穷铺张。
八分淋漓六百字,穹崖屹立三丈强。
芝英鹤头体制别,笔势仿佛酸枣兼中郎。
焦山鹤铭鼎铭何足数,庶与朱陵洞天岣嵝铭相方。
惜哉天宝末,诸杨乱其纲。
风尘澒洞一朝起,鼙鼓动地来渔阳。
珠沈玉碎铜狄毁,惟有此碑终古垂琳琅。
毋乃鬼神自有木甲护,不然安得风饕雨虐依旧光芒长。
流传完本世间少,颇思拓之以硬黄。
他时携归向吴会,什袭珍作萧斋藏。
奈何梯青蹑翠必钜费,而我羞涩垂空囊。
耸肩仰面百遍读,口角流沫神扬扬。
信知岱宗大观此第一,秦松汉柏皆枯僵。
祖龙之碑既无字,金函玉检疑荒唐。
开元天子履全盛,意气直欲无轩皇。
东封自古称大典,遂令下诏开明堂。
勒铭大抵示符瑞,挥洒御墨辉天章。
高文或出燕许手,长篇大幅何煌煌。
当时海宇本殷富,发扬蹈厉穷铺张。
八分淋漓六百字,穹崖屹立三丈强。
芝英鹤头体制别,笔势仿佛酸枣兼中郎。
焦山鹤铭鼎铭何足数,庶与朱陵洞天岣嵝铭相方。
惜哉天宝末,诸杨乱其纲。
风尘澒洞一朝起,鼙鼓动地来渔阳。
珠沈玉碎铜狄毁,惟有此碑终古垂琳琅。
毋乃鬼神自有木甲护,不然安得风饕雨虐依旧光芒长。
流传完本世间少,颇思拓之以硬黄。
他时携归向吴会,什袭珍作萧斋藏。
奈何梯青蹑翠必钜费,而我羞涩垂空囊。
耸肩仰面百遍读,口角流沫神扬扬。
信知岱宗大观此第一,秦松汉柏皆枯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初桐的《观磨崖碑作》描绘了一段历史沧桑和艺术瑰宝的故事。诗中通过叙述从秦始皇到唐玄宗时期,磨崖碑的兴衰变迁,展现了不同时代帝王的气概和碑文的辉煌。诗人特别提到了开元盛世的开元天子,他下令开启明堂,勒铭以示祥瑞,碑文由燕许等名家撰写,字迹宏大且华丽。
然而,随着天宝末年的动乱,碑文遭受破坏,只有磨崖碑得以留存,成为历史的见证。诗人感叹其历经风雨依然光彩照人,如同鬼神之力保护。他表达了对碑文完整拓本的渴望,设想将来能珍藏于书斋之中,但现实中的经济困难使他无法实现。
最后,诗人将磨崖碑与泰山、秦松汉柏相提并论,强调其在历史遗迹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自己对碑文的深深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饱满,展现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