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长者遗斯世,我问儿童也爱公
出处:《吊简斋兄》
明 · 苏仲
白发垂眉见此翁,逼人和气蔼春风。
天生长者遗斯世,我问儿童也爱公。
七十有孙供眼底,百年无事卧山中。
天堂果有君先得,敢把蜉蝣论始终。
天生长者遗斯世,我问儿童也爱公。
七十有孙供眼底,百年无事卧山中。
天堂果有君先得,敢把蜉蝣论始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者的形象,通过与儿童的互动,展现了其和蔼可亲、慈祥长者的风范。诗人以“白发垂眉见此翁”开篇,生动地刻画了老者的外貌特征,同时暗示了其岁月的沉淀与智慧的积累。接着,“逼人和气蔼春风”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老者的和煦之气比作温暖的春风,形象地表达了老者对周围环境的正面影响。
“天生长者遗斯世,我问儿童也爱公”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老者的影响力超越了年龄界限,不仅受到同龄人的尊敬,连儿童都对其心生喜爱。这种跨越代际的敬爱之情,体现了老者的高尚人格魅力。
“七十有孙供眼底,百年无事卧山中”描绘了老者晚年的生活状态,既有子孙环绕的温馨,也有远离尘嚣、静享自然的宁静。这既是对老者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映射,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最后,“天堂果有君先得,敢把蜉蝣论始终”表达了对老者的深切怀念与崇敬。诗人认为,老者已经先一步到达了理想的彼岸(天堂),而自己不敢轻易谈论生命的终始,隐含着对老者人生智慧与境界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者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超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后辈的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