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谓麟非仁,鸱言凤寡德
出处:《谓麟言凤》
明 · 郭之奇
虎谓麟非仁,鸱言凤寡德。
麟终避虎行,凤岂争鸱食。
以兹四物怀,旁推万人臆。
慈暴本分蹄,洁污良异翼。
人境自无穷,我生何郁抑。
晨昏泛杳冥,悯默归时域。
触望有高深,随行变通塞。
坚贞未可渝,远重谁相息。
收风使浪平,引木依绳直。
素性复幽寻,翔飞仍举色。
荣吝始俱忘,坦步辞徽纆。
夙昔心所期,励此归耕力。
麟终避虎行,凤岂争鸱食。
以兹四物怀,旁推万人臆。
慈暴本分蹄,洁污良异翼。
人境自无穷,我生何郁抑。
晨昏泛杳冥,悯默归时域。
触望有高深,随行变通塞。
坚贞未可渝,远重谁相息。
收风使浪平,引木依绳直。
素性复幽寻,翔飞仍举色。
荣吝始俱忘,坦步辞徽纆。
夙昔心所期,励此归耕力。
鉴赏
这首诗通过类比动物来探讨人性与道德的问题。诗中以虎、麟、鸱、凤为喻,虎被视为残忍,麟则被赞为仁慈,而鸱和凤则分别代表贪婪与高尚。麟避虎,凤不争食,象征着高尚品德与自我牺牲。诗人以此四物的特性,推及到人类社会,强调了慈爱与暴虐、清白与污浊的本质区别。
诗中提到“人境自无穷”,指出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无尽变化,而“我生何郁抑”则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压抑感。诗人通过“晨昏泛杳冥,悯默归时域”的描绘,展现了对人生迷茫与归宿的思考。
“触望有高深,随行变通塞”意味着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应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而“坚贞未可渝,远重谁相息”则强调了坚持原则的重要性,即使在困难重重之时也不应轻易妥协。
最后,“收风使浪平,引木依绳直”形象地表达了引导与规范的力量,如同风平浪静时的指引,或是木头依绳而直的规则。诗人借此鼓励人们坚守正道,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素性复幽寻,翔飞仍举色”则暗示了个人品质的纯洁与内在的探索,即使在飞翔时也能保持色彩鲜明,象征着人格的独立与魅力。而“荣吝始俱忘,坦步辞徽纆”则表达了对荣誉的淡泊,以及在人生的道路上勇于摆脱束缚,追求自由和平静。
整首诗通过动物寓言的形式,深刻探讨了人性、道德、社会、个人成长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