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入城□□□,□萝卜菜腊梅花
出处:《十四日至节》
宋末元初 · 方回
钱塘多少富豪家,酒肉如山赏物华。
野老入城□□□,□萝卜菜腊梅花。
野老入城□□□,□萝卜菜腊梅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钱塘:指杭州的钱塘江地区,古代富庶之地。富豪家:富裕的家庭或贵族。
酒肉如山:形容食物丰富,堆积如山。
赏物华:欣赏美好的自然和人间繁华景象。
野老:乡村老人。
入城:进城,可能指进城乞讨或售卖。
□□□:此处原文有缺失,可能是描述老人进城的状态或目的。
□萝卜菜:可能是指老人卖的简单食物,如萝卜和白菜。
腊梅花:冬季盛开的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也可能暗示老人的生活清贫。
翻译
钱塘江边有多少豪富人家,他们的宴席上堆满了酒肉,用来欣赏美好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宋末年钱塘(今杭州)繁华与民间生活对比的画面。开篇“钱塘多少富豪家,酒肉如山赏物华”两句,通过对富豪家庭奢侈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物质丰富和享乐主义。
而在“野老入城□□□,□萝卜菜腊梅花”这两句中,却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这里的“野老”可能指的是那些来自乡间的老者,他们或许是被饥饿和生活所迫,来到城市谋生的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和“□萝卜菜腊梅花”则透露出这些底层人物的艰难生活状态。他们可能只能以萝卜、菜等简单食物为生,甚至连这些最基本的食物也要经过腌制(腊)才能保存。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的矛盾和不平等现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底层人民生活困境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