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始自洪武,及今五百春
出处:《九日登临安东城楼望昆明抚时感事赋长短句》
清 · 孙清元
菊酒不忍酌,步至东城闉。
城头楼最高,上与天为邻。
经始自洪武,及今五百春。
借问檐前好风日,几见连屋累栋烧成薪。
我昨初客沪水滨,乱余逢节欣饮醇。
迩来又重九,胡乃四塞皆烽烟。
行省不决战抚策,坐令边吏愁逡巡。
巡方使者文绝伦,郡侯意气干青云。
手长斧柯短,醉胆空轮囷。
座中复有二三客,谈诗说剑俱清新,凭栏我独望慈亲。
边云惨澹心氛氲,此楼虽高何足云。
点窜欧阳诗,俯仰泪沾巾。
昆池已不见,况乃城中人。
城头楼最高,上与天为邻。
经始自洪武,及今五百春。
借问檐前好风日,几见连屋累栋烧成薪。
我昨初客沪水滨,乱余逢节欣饮醇。
迩来又重九,胡乃四塞皆烽烟。
行省不决战抚策,坐令边吏愁逡巡。
巡方使者文绝伦,郡侯意气干青云。
手长斧柯短,醉胆空轮囷。
座中复有二三客,谈诗说剑俱清新,凭栏我独望慈亲。
边云惨澹心氛氲,此楼虽高何足云。
点窜欧阳诗,俯仰泪沾巾。
昆池已不见,况乃城中人。
鉴赏
这首清代孙清元的《九日登临安东城楼望昆明抚时感事赋长短句》描绘了诗人九月登楼远眺,面对战乱烽烟的景象,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首句“菊酒不忍酌”以菊花酒开篇,暗示节日氛围,但因时局动荡而难以畅饮。接着写城楼之高,寓意历史的悠久,然而“烽烟四塞”揭示了现实的战乱。
诗人感慨“行省不决战抚策”,批评当权者未能果断决策,导致边疆局势紧张。对“巡方使者”和“郡侯”的描写,既有赞赏其才情,也暗含对他们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有所作为。然而,“手长斧柯短”形容他们虽有志向,却受限于形势,无法施展。
“座中复有二三客,谈诗说剑俱清新”,展现了友人之间的文武交流,与诗人独自忧思形成对比。最后,“边云惨澹心氛氲”描绘出诗人内心的阴郁,他感叹即使城楼再高,也无法改变战乱带来的哀伤。“点窜欧阳诗,俯仰泪沾巾”表达了对往昔安宁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昆明池消失和城中百姓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登楼远望,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对和平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