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昨日中丞抗疏荐,贤声辄满朝廷口全文

昨日中丞抗疏荐,贤声辄满朝廷口

出处:《此儿行重寄明卿
明 · 李攀龙
我闻南康大如斗,明卿佐理常什九。
昨日中丞抗疏荐,贤声辄满朝廷口
豫章计吏入图事,爱君未敢援以手。
小臣怜才上白状,相公良久疾其首。
量移亦已从浩荡,不然径逐此儿走。
谁知片言触忌讳,毕竟功名成掣肘。
丈夫失意分自当,穷来傍人人避藏。
苦我折腰骨太劲,看他伏谒项能强。
纵令慢世无不可,似尔干时岂所长。
莫作拂衣少年态,宦游须使及春阳。
大舒楚歌小舒舞,是处江山好断肠。
王郎至今栖北海,帐前万骑绿沈枪。

鉴赏

这首诗《此儿行重寄明卿》由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通过描绘南康地方官员的升迁与命运起伏,以及对友人明卿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官场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诗中首先提到南康地区官员的选拔与治理情况,强调了“明卿佐理常什九”的高效治理,接着引入中丞的举荐,使得贤名传遍朝廷。豫章的计吏虽有图谋,却不敢轻举妄动,表现出对明卿的敬畏。小臣则因爱才之情,向相公呈上奏状,相公对此深感不满,显示出官场中的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的微妙。

随后,诗中描述了明卿可能面临的仕途变动,无论是“量移”还是“径逐”,都暗示了其命运的不确定性。然而,一句“谁知片言触忌讳,毕竟功名成掣肘”揭示了官场中言语不慎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明卿在官场中所面临的束缚。

接下来,诗人通过“丈夫失意分自当,穷来傍人人避藏”表达了对明卿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官场中的人情冷暖。面对困境,“苦我折腰骨太劲,看他伏谒项能强”则展现了明卿坚韧不屈的性格,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尊严。

最后,诗人劝告明卿不要过于激进,应顺应官场的规则,同时表达了对明卿才能的肯定:“纵令慢世无不可,似尔干时岂所长。”并鼓励他保持乐观态度,享受宦游的乐趣:“莫作拂衣少年态,宦游须使及春阳。”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官场的复杂性,也体现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明卿这一角色,诗人探讨了个人在官场中的生存之道,以及如何在逆境中保持自我,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