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秋晚江湖客,握手岁寒松柏心
出处:《送鲁卿之九江》
宋 · 赵汝燧
归自潇湘方半月,挑灯酌酒又分襟。
挂帆秋晚江湖客,握手岁寒松柏心。
湓浦水流清一派,香炉峰湿翠千寻。
西风远想登临处,日日携琴日日吟。
挂帆秋晚江湖客,握手岁寒松柏心。
湓浦水流清一派,香炉峰湿翠千寻。
西风远想登临处,日日携琴日日吟。
注释
归:返回。潇湘:古代地区名,今湖南一带。
半月:半个月。
挑灯:点燃灯火。
酌酒:倒酒。
分襟:告别时拉衣襟的动作,表示离别。
挂帆:扬帆出航。
江湖客:泛指在外漂泊的人。
岁寒松柏心:比喻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坚定的意志。
湓浦:地名,在江西九江附近。
一派:一片,形容水流。
香炉峰:庐山的著名山峰。
千寻:极言山峰之高。
西风:秋风。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或怀念某地。
日日:每天。
携琴:带着琴。
翻译
刚刚从潇湘之地归来半月有余,挑灯对酒又与友人依依惜别。在秋夜的江面上扬帆的旅人,寒冬时节握手相谈,心意如松柏般坚定。
湓浦江水清澈如一脉,香炉峰被雨水打湿,翠绿的山色直入云霄。
每当西风吹起,我总会想起那登高望远的地方,每日携着琴,吟唱不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创作的《送鲁卿之九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鲁卿离别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想象。首句“归自潇湘方半月”写鲁卿刚从潇湘之地归来,时间跨度虽短,但诗人的情感却已积淀深厚。次句“挑灯酌酒又分襟”描绘了两人在夜深人静时依依惜别的情景,借酒浇愁,互诉衷肠。
“挂帆秋晚江湖客”以江上行舟的景象寓言鲁卿即将开始的新旅程,暗示旅途的艰辛与未知。“握手岁寒松柏心”则以松柏比喻鲁卿坚韧不屈的品格,希望他在逆境中保持高洁情操。接下来,“湓浦水流清一派,香炉峰湿翠千寻”描绘了九江的山水之美,寄寓着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两句“西风远想登临处,日日携琴日日吟”表达了诗人对鲁卿在异地的思念,想象他每日都能在美景中弹琴吟诗,生活充满诗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深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