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彼田齐,周文是仪
出处:《应襄王教题观囿榭》
明 · 王世贞
阳春被天,冠此王圻。
吾王不游,民何以怡。
循览灵囿,亦有灵台。
灌木崇霄,祥卉覆阶。
白云英英,黄鸟喈喈。
育物对时,靡悰不谐。
陋彼田齐,周文是仪。
吾王不游,民何以怡。
循览灵囿,亦有灵台。
灌木崇霄,祥卉覆阶。
白云英英,黄鸟喈喈。
育物对时,靡悰不谐。
陋彼田齐,周文是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王宫的壮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开篇“阳春被天,冠此王圻”以春天的温暖阳光为背景,将王宫置于其中,营造出一种尊贵而祥和的氛围。接着,“吾王不游,民何以怡”,表达了对君主的尊敬,同时也暗示了君主的仁德之心,即君主虽居高位,却不忘百姓福祉。
“循览灵囿,亦有灵台。灌木崇霄,祥卉覆阶”几句,诗人通过描述王宫内的灵囿(即精美的园林)和灵台(可能指高台或祭坛),以及周围茂密的树木和覆盖台阶的祥瑞花卉,展现了王宫内外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暗含着对君主治理国家的期望——如同自然界的和谐秩序一样,国家也应充满和平与繁荣。
“白云英英,黄鸟喈喈”描绘了天空中飘逸的白云和欢快鸣叫的黄鸟,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也是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和谐与美好环境之中。
最后,“育物对时,靡悰不谐”强调了万物生长皆顺应时节,没有不和谐之处,这不仅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赞美,也是对社会秩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待。而“陋彼田齐,周文是仪”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不满,并以周文王的治国理念作为理想的标准,呼吁君主能够效仿圣贤,改善治理,使国家达到理想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君主责任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和和谐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