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有白发素髭生
出处:《拟行路难十八首》
南北朝 · 鲍照
春禽喈喈旦暮鸣。
最伤君子忧思情。
我初辞家从军侨。
荣志溢气干云霄。
流浪渐冉经三龄。
忽有白发素髭生。
今暮临水拔已尽。
明日对镜复已盈。
但恐羁死为鬼客。
客思寄灭生空精。
每怀旧乡野。
念我旧人多悲声。
忽见过客问何我。
宁知我家在南城。
答云我曾居君乡。
知君游宦在此城。
我行离邑已万里。
今方羁役去远征。
来时闻君妇。
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
亦云悲朝泣闲房。
又闻暮思泪沾裳。
形容憔悴非昔悦。
蓬鬓衰颜不复妆。
见此令人有馀悲。
当愿君怀不暂忘。
最伤君子忧思情。
我初辞家从军侨。
荣志溢气干云霄。
流浪渐冉经三龄。
忽有白发素髭生。
今暮临水拔已尽。
明日对镜复已盈。
但恐羁死为鬼客。
客思寄灭生空精。
每怀旧乡野。
念我旧人多悲声。
忽见过客问何我。
宁知我家在南城。
答云我曾居君乡。
知君游宦在此城。
我行离邑已万里。
今方羁役去远征。
来时闻君妇。
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
亦云悲朝泣闲房。
又闻暮思泪沾裳。
形容憔悴非昔悦。
蓬鬓衰颜不复妆。
见此令人有馀悲。
当愿君怀不暂忘。
注释
春禽:春天的鸟儿。喈喈:鸟鸣声。
旦暮:早晚。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忧思情:忧虑思念的情绪。
辞家:离开家。
从军侨:参军。
荣志:荣耀的志向。
溢气:充溢的气势。
干云霄:直冲云天。
流浪:漂泊。
渐冉:渐渐。
三龄:三年。
白发素髭:白发和胡须。
拔已尽:拔完。
对镜:照镜子。
复已盈:又长满了。
羁死:客死他乡。
鬼客:孤魂野鬼。
客思:思乡之情。
寄灭生空精:情感无处寄托,精神空虚。
怀旧乡野:怀念故乡的田野。
旧人:旧友。
多悲声:充满悲伤的声音。
过客:路人。
何我:我是谁。
宁知:哪里知道。
南城:指家乡的位置。
游宦:在外做官。
此城:这座城市。
离邑:远离家乡。
万里:形容非常遥远。
羁役:被束缚的差事。
远征:远行征战。
闻君妇:听说你的妻子。
闺中:妇女的居室。
孀居:寡居。
贞名:贞节的名声。
朝泣:早晨哭泣。
闲房:空房间。
暮思:傍晚的思念。
沾裳:泪水打湿衣裳。
形容憔悴:面容极度消瘦。
非昔悦:不再像以前那样愉悦。
蓬鬓:散乱的鬓发。
衰颜:衰老的容颜。
不复妆:不再化妆打扮。
有馀悲:更加悲伤。
愿君怀:希望你心里。
不暂忘:永远不要忘记。
翻译
春日鸟儿清晨到夜晚鸣叫不息,最能触动君子心中的忧愁思绪。我当初离家从军追求荣耀,满腔的志气直冲云霄。
漂泊的日子渐渐过去三年,忽然发现白发和胡须已悄然生长。
今晚临水拔去白发,明早对镜又见新生,实在无奈。
只怕客死他乡成为孤魂,思念家乡的情感无处寄托,灵魂空虚。
常怀念故乡的田野,想起旧友心中满是悲伤的呼唤。
偶遇过客问我何人,哪里知道我的家在南城。
我回答曾居住在你的故乡,知晓你在此地为官。
我离故乡已万里之遥,正身负重任远行。
听说你家中妻子守寡,独居空房,贞洁有名。
清晨她因悲伤在空屋哭泣,傍晚思念你泪水湿透衣裳。
她的容貌日渐憔悴,不再梳妆打扮,见此情景更添我无限悲伤。
愿你心中永远不要忘记她。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忧思情绪,表达了对远方家园和亲人的深切怀念。春天的禽鸟鸣叫,暮色中的感慨,是最能触动君子柔情的景象。自从军征后,豪气干云,但流年似水,白发如霜,生命易逝,人生无常。
诗中透露出一种宿命的悲凉,羁旅之苦,客死异乡的恐惧,以及对故土和亲人的深切思念。通过与过客的对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渴望,对昔日同窗好友的牵挂,而朋友的妻子则是另一个生活在孤独中的灵魂,她的哀泣声声,是诗人内心世界中最为动人的回响。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离愁、家国情怀和生命无常感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苦短、游子不息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