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酝花前酒,谁敲雪里门
出处:《题水部李羽员外招国里居》
唐 · 郑谷
野色入前轩,翛然琴与尊。
画僧依寺壁,栽苇学江村。
自酝花前酒,谁敲雪里门。
不辞朝谒远,唯要近慈恩。
画僧依寺壁,栽苇学江村。
自酝花前酒,谁敲雪里门。
不辞朝谒远,唯要近慈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野色:野外的景色。入:映入。
前轩:眼前的小轩。
翛然:悠闲的样子。
琴:琴。
尊:酒杯。
画僧:僧人画家。
依:依靠,贴近。
寺壁:寺庙的墙壁。
栽苇:种植芦苇。
江村:江边的村庄。
自酝:自己酿造。
花前:花丛之前。
谁:不知道是谁。
敲:敲击。
雪里门:雪中的门。
不辞:不怕。
朝谒:朝拜。
远:遥远。
唯要:只希望。
慈恩:慈恩寺。
翻译
野外的景色映入眼前的小轩,悠然自得地弹琴饮酒。僧人画家在寺庙的墙壁上作画,模仿江村种芦苇。
自己在花前酿酒,不知是谁在雪中敲门。
我不怕路途遥远去朝拜,只因心向近处的慈恩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隐逸田园的生活情景。"野色入前轩,翛然琴与尊",表明诗人已经远离了尘嚣,归于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琴声与美酒带来的愉悦。
"画僧依寺壁,栽苇学江村",则是对一种简单生活的描绘。画僧可能是在寺庙中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而“栽苇学江村”则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学习。
接下来的"自酝花前酒,谁敲雪里门",展示了诗人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不需要他人的打扰,即使是在严寒的冬日,也无需开门迎客,这种宁静的生活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不辞朝谒远,唯要近慈恩”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渴望。尽管他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但他仍旧珍视与家人的亲密关系,这种情感是他无法割舍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与简单生活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