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之逸兮审夫去留,老余圃兮海之陬
出处:《菊逸之歌》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菊之澹兮北门之秋,菊之靖兮栗里之丘。
菊之逸兮审夫去留,老余圃兮海之陬。
饮菊泉兮谷之洲,征斯人兮吾谁与俦?
菊之逸兮审夫去留,老余圃兮海之陬。
饮菊泉兮谷之洲,征斯人兮吾谁与俦?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菊逸之歌》,以菊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寻觅。首句“菊之澹兮北门之秋”,描绘了菊花在深秋北门外的淡雅景象,暗含孤独之意;“菊之靖兮栗里之丘”,借栗里之丘的宁静,寓意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接着,“菊之逸兮审夫去留”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选择的审慎态度。
“老余圃兮海之陬”,诗人将自己比作老去的园丁,在海边的一隅守护着菊花,寓言自己晚年的生活状态。“饮菊泉兮谷之洲”,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环境的清幽,饮菊花泉,居山谷之地,生活简朴而自得其乐。最后,“征斯人兮吾谁与俦?”诗人发出感慨,寻求志同道合的人,感叹知音难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杨维桢在动荡时世中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于精神伴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