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余久沦汨,重此闻霜风
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
日余久沦汨,重此闻霜风。
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
悽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
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
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
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敷水:清澈的水面。华山东:华山的东面。
高馆:高大的旅馆。
长亭:古代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沦汨:沉溺,比喻疲惫。
霜风:带有寒霜的秋风。
溪树:溪边的树木。
夕鸿:傍晚的鸿雁。
伊洛:伊水和洛河。
息阳宫:象征落日或衰败的宫殿。
高位:高位的官职。
固穷:困厄,处境艰难。
轻举:轻松出行,此处指远行。
善文雄:擅长文章的大才子。
千里驾:长途跋涉。
崎岖秦塞:崎岖的秦地关塞。
翻译
早晨走过清澈的水面,傍晚离开华山之东。高大的旅馆在初夜时分显得宁静,长长的亭台在秋意中更显空旷。
白天的疲惫在长久沉溺后仍未消散,此刻又听到秋风的霜冷。
瑟瑟的风雨吹过溪边树木,使归巢的鸿雁感到惊惧。
我凄然遥望伊水和洛河,仿佛看见了夕阳下的宫殿。
旧相识们职位不高,新结识的朋友都困顿不堪。
您的夫君独自轻装出行,无论远近皆以文章才情著称。
难道您不思念那千里之外的旅程,那崎岖的秦地关塞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华山游历的景象和心境。从早晨的水上行走到傍晚的出发,从静谧的馆舍宿歇到秋风中的长亭漫步,诗中充满了动人的景色描述。
"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一日之内的活动,早晨在水边散步,傍晚离开华山向东而去。这里的“敷水”可能指的是河流平缓的地方,而“华山东”则是具体的地理位置。
"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 这两句诗描绘了夜宿和行走的情景。“高馆”表明居住的地方较为高雅,“初静”则传达了一种安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而“长亭秋转空”中的“长亭”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用于休息和眺望。这里强调的是秋天的萧瑟与空旷感。
"日余久沦汨,重此闻霜风。" 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转换的感觉。“日余”意味着日光渐短,“久沦汨”则是指长时间的水声。而“重此闻霜风”则是在说再次听到秋末初冬时分的寒风。
"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 这两句通过细腻的听觉和视觉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淅沥”形容水流声,“入溪树”则是水流穿过溪谷与树林之间的声音。而“飕飗惊夕鸿”中的“飕飗”形容风声,“惊夕鸿”则可能是指晚上突然响起的鸿鹄叫声。
"悽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迹的眺望和怀念之情。“悽然”形容一种凄凉的情绪,“伊洛”指的是古代黄河流域一带,而“如见息阳宫”则是在说仿佛看到了那已消失的古代宫殿。
"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朋友交往的感慨。“旧识”指的是老朋友,“无高位”意味着这些朋友没有显赫的地位。而“新知尽固穷”则是在说新结识的人都处于困顿之中。
"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 这两句诗可能是在赞美某位友人或领导,其“独轻举”意味着不拘一格,“远近善文雄”则表明这位朋友在远近都擅长文学且有勇气。
"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 最后两句诗写出了对远方旅途的怀念和不安。“岂念”表示怀念,“千里驾”指的是远行千里的路程,而“崎岖秦塞中”则是在说在崎岖不平的秦国边塞之中。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情、古迹和旅途的深切感怀,以及内心的孤独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