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防黠贼,已若堕重围
出处:《客谓榴花早而多竹笋少岁旱》
宋末元初 · 方回
客忧今岁旱,事已见几微。
早早榴花密,迟迟竹笋稀。
即今防黠贼,已若堕重围。
更使逢荒歉,呜呼万事非。
早早榴花密,迟迟竹笋稀。
即今防黠贼,已若堕重围。
更使逢荒歉,呜呼万事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客忧:诗人的忧虑。今岁:今年。
旱:干旱。
事已见几微:事情的端倪已经显现。
早早:早早地。
榴花:石榴花。
密:繁多。
迟迟:缓慢,此处指竹笋生长迟缓。
黠贼:狡猾的敌人。
已若:仿佛已经。
堕重围:陷入重围。
更使:再加上。
逢:遭遇。
荒歉:饥荒歉收。
万事非:世间万物都变得不正常。
翻译
诗人担忧今年会有旱灾,迹象已经显现出来。早春时节,石榴花开得繁密,但竹笋却稀疏地生长。
现在就要防范狡猾的敌人,感觉自己已经被重重包围。
如果再遇到饥荒,哎,世间万物都将变得糟糕无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年旱季的画面,通过客人的忧虑和对自然界观察,反映出时代的艰难与人民的困苦。诗人以榴花早发而竹笋稀少作为开篇,既是对时事的一种隐喻,也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干旱的无奈。
"客忧今岁旱,事已见几微"一句直接点明了旱灾给人民带来的忧虑,而"早早榴花密,迟迟竹笋稀"则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农时错乱与不丰收的状况。这里的"早"和"迟迟"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的异常,更暗示着农业生产的困难。
"即今防黠贼,已若堕重围"一句则转向了社会问题,"黠贼"通常指的是盗贼,而这里可能隐喻着官吏或其他作乱之徒。"堕重围"形象地表达了人民的困境和无处藏身的窘迫。
最后,"更使逢荒歉,呜呼万事非"一句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和主题,其中"逢荒歉"指的是遭遇饥荒的悲惨,而"呜呼万事非"则是对整个时代和社会状况的一种无奈叹息,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挽救的时局感到的绝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旱灾、农业不丰和社会动荡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困境和无助感的时代面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深沉的忧虑和悲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