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死作归人,我生何聊赖
出处:《哭内子王华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尔死作归人,我生何聊赖。
恍惚成狂痴,魂梦思交会。
与子合婚来,别离常在外。
相见曾几何,一旦成茫昧。
两载共行役,岂无饥渴害。
诗书相与娱,为道忘颠沛。
彤管我能操,雅琴卿亦解。
自古黔娄妻,偕老多年岁。
如何卿乐贫,独不保少艾。
恍惚成狂痴,魂梦思交会。
与子合婚来,别离常在外。
相见曾几何,一旦成茫昧。
两载共行役,岂无饥渴害。
诗书相与娱,为道忘颠沛。
彤管我能操,雅琴卿亦解。
自古黔娄妻,偕老多年岁。
如何卿乐贫,独不保少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失去妻子后所作的悼念之作,名为《哭内子王华姜(其七)》。诗中充满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哀痛之情。
首句“尔死作归人”,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去世的悲痛,将妻子比作归人,暗示生命的终结。接着,“我生何聊赖”则抒发了诗人面对生命继续存在的孤独与无奈感。
“恍惚成狂痴,魂梦思交会”描绘了诗人因失去妻子而陷入的恍惚状态,以及在梦中与妻子相聚的渴望。接下来的“与子合婚来,别离常在外”回忆了两人共同生活的时光,强调了别离的频繁,增加了思念的深度。
“相见曾几何,一旦成茫昧”感叹与妻子相聚的时间短暂,转眼间就变得模糊不清,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随后,“两载共行役,岂无饥渴害”描述了两人共同经历的艰辛生活,但即使在困境中,他们也相互扶持。
“诗书相与娱,为道忘颠沛”展现了夫妻二人在艰难岁月中的精神寄托,通过读书和探讨道义来忘却生活的困苦。最后,“彤管我能操,雅琴卿亦解”提到自己能操彤管(古代书写工具),妻子也能弹奏雅琴,体现了夫妻间的和谐与默契。
“自古黔娄妻,偕老多年岁”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妻的敬仰,希望与妻子能够像黔娄的妻子一样,共同度过漫长岁月。然而,“如何卿乐贫,独不保少艾”却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妻子在贫困中离世,未能保持青春,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命运的深深同情和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亡妻的回忆和哀悼,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