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诗岂有愠,逾岁断倡酬
江涛非管弦,日夕与耳谋。
平生欢如云,影过迹不留。
幽明且异路,何论天各陬。
嗟君坐此同,冬泪春不收。
嘤鸣尚求友,况子双鸟侔。
昨诗岂有愠,逾岁断倡酬。
因怀白战人,池馆萤还流。
山邱零落后,可语无一驺。
入城或诣子,今兴似昔不?客持中泠泉,遗我祛百忧。
酌之不忍啜,邮致才隔秋。
君暇可就茗,倚杖看归牛。
丹铅太自苦,趁景嬉遨头。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的《答俶玉用东坡送李公择韵见寄》。诗中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首句“悲愉集中岁,秋气无来由”,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悲喜交加,秋天的凉意似乎无端而来,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易。接下来,“江涛非管弦,日夕与耳谋”一句,以江涛比喻人生的波折,与管弦乐的和谐形成对比,强调了生活的复杂和不可预测性。
“平生欢如云,影过迹不留”描绘了人生中的欢愉如同云烟,虽短暂却美好,但转瞬即逝,不留痕迹。“幽明且异路,何论天各陬”则进一步表达了人生的道路各有不同,无论身处何方,都应各自努力前行。
“嗟君坐此同,冬泪春不收”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期待着春天的温暖能化解心中的悲伤。“嘤鸣尚求友,况子双鸟侔”则通过鸟类的相互依存,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重要。
“昨诗岂有愠,逾岁断倡酬”表明了诗人对过去交流的怀念,虽然时间已过,但对对方的诗作仍然记忆犹新。“因怀白战人,池馆萤还流”则通过回忆与友人的交流,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留恋。
“山丘零落后,可语无一驺”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山丘的零落象征着人事的消逝,而“驺”在这里可能指代的是随从或助手,暗示了失去支持的孤独感。“入城或诣子,今兴似昔不?”则询问友人是否还能像以前一样相聚,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
最后,“客持中泠泉,遗我祛百忧”描述了友人送来泉水,希望能帮助诗人消除烦恼。“酌之不忍啜,邮致才隔秋”表达了对这份心意的珍惜,虽然泉水未能立即饮用,但其心意已深深感动了诗人。“君暇可就茗,倚杖看归牛”则是邀请友人在闲暇时一起品茶,欣赏归家的牛群,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平静时光的向往。
“丹铅太自苦,趁景嬉遨头”则以“丹铅”代指书籍和写作,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创作过程的艰辛和乐趣并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