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月暗风转急,惊乌绕树无安枝
出处:《乌飞曲》
宋 · 周紫芝
江云欲雪江风吹,王敦城头乌夜啼。
云深月暗风转急,惊乌绕树无安枝。
狂风忽来飞不定,夜半无巢何所依。
情知天公有风雨,何不结巢高树栖。
君不见秦氏庭中双桂美,庭乌生雏八九子。
乌生岂不念高飞,托君庭阴飞不起。
那知君家轻薄儿,弹丸脱手两翅垂。
无巢悔不巢巍巍,有巢悔不常高飞,人生祸福难豫期。
云深月暗风转急,惊乌绕树无安枝。
狂风忽来飞不定,夜半无巢何所依。
情知天公有风雨,何不结巢高树栖。
君不见秦氏庭中双桂美,庭乌生雏八九子。
乌生岂不念高飞,托君庭阴飞不起。
那知君家轻薄儿,弹丸脱手两翅垂。
无巢悔不巢巍巍,有巢悔不常高飞,人生祸福难豫期。
鉴赏
这首诗《乌飞曲》由宋代诗人周紫芝创作,以乌鸦为题材,描绘了乌鸦在风雨中的生存困境与命运的无奈。诗中通过乌鸦的遭遇,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性。
首句“江云欲雪江风吹”,描绘了一幅江面云层浓厚,即将下雪,江风呼啸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接着,“王敦城头乌夜啼”一句,将视线转向王敦城,乌鸦在夜晚哀鸣,增添了悲凉的色彩。
“云深月暗风转急,惊乌绕树无安枝”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乌鸦在恶劣环境下的无助与恐惧。乌鸦在浓云密布、月光暗淡、风势加剧的环境中,四处寻找栖息之地,却找不到安稳的树枝。
“狂风忽来飞不定,夜半无巢何所依”描述了乌鸦在狂风骤起时的慌乱与无助,它们在夜半时分,失去了巢穴的庇护,无所依靠。
“情知天公有风雨,何不结巢高树栖”表达了对乌鸦未能提前预见风雨并筑巢于高树的惋惜之情。这不仅是对乌鸦行为的反思,也是对人类未能未雨绸缪的警示。
后半部分通过对比秦氏庭中双桂树下乌鸦的幸福生活,与“君家轻薄儿”的无情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人性的冷漠与乌鸦命运的悲惨。乌鸦虽有高飞的本能,但因依赖他人庇护而无法实现,最终遭受不幸。
“无巢悔不巢巍巍,有巢悔不常高飞,人生祸福难豫期”三句,总结了乌鸦的悲剧,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复杂与不确定性。无论是选择筑巢于高处还是依赖他人的庇护,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人生的祸福难以预测。
整首诗通过乌鸦的命运,深刻地探讨了自然与社会、自由与依赖、命运与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在面对不可抗力时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