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雀次第起,鼓钟更迭鸣
出处:《每旦闻钟鼓诸声》
宋末元初 · 方回
鸟雀次第起,鼓钟更迭鸣。
祇应迫人老,岂是报天明。
隘巷喧丧事,遥风过市声。
有为无不尽,何苦更刀兵。
祇应迫人老,岂是报天明。
隘巷喧丧事,遥风过市声。
有为无不尽,何苦更刀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鸟雀:指鸟类和麻雀等小型鸟类。次第:依次,一个接一个。
鼓钟:古代的打击乐器和悬挂式乐器。
迫:催促,促使。
岂:难道,表示反问。
隘巷:狭窄的街道。
丧事:死亡或哀悼的仪式。
遥风:远处的风。
市声:市场上的喧闹声。
有为:有所作为,尽职尽责。
刀兵:兵器,这里比喻战争。
翻译
鸟儿和雀鸟相继飞起,鼓钟交替响起。这声音似乎催促着人们老去,难道是为了宣告黎明的到来?
狭窄街道上充斥着丧事的嘈杂,远处传来市场的喧嚣声。
世间万物都在尽其职责,何必再用战争来折磨自己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虑的早晨景象。开篇“鸟雀次第起,鼓钟更迭鸣”生动地展现了清晨时分,自然界和人为环境中声音的交织,既有鸟儿的啁啾,也有寺庙中的钟声和鼓声,这些都是早晨唤醒人们的信号。
接下来的“祇应迫人老,岂是报天明”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这里的“迫人老”意味着时间的推移无情地带走了青春,而“岂是报天明”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即时间的流转似乎是对宇宙规律的一种服从和回应。
中间两句“隘巷喧丧事,遥风过市声”则描绘了城市早晨的繁忙景象。这里的“隘巷喧丧事”指的是狭窄的小巷里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喧哗,而“遥风过市声”则是远处的风吹过街道,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最后两句“有为无不尽,何苦更刀兵”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这里的“有为无不尽”意味着只要努力去做,很多事情都能够得到解决,而“何苦更刀兵”则是对于不断的战乱表示出深深的哀求与不解,希望能够停止武力冲突,享受和平。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声音的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和战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忧虑,并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