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颓垣,遣往参,却笑他年两湮郁
出处:《石床行》
明 · 邵宝
惠山石床古有之,声声松子金风时。
皮休题诗李冰篆,千秋并作山中奇。
山庵之名本缘此,石也移来应偶尔。
游人玩侮等寻常,识者共怜非所止。
墙西松树几百春,大围三人小二人。
此松此石雅相友,乾坤无心物有神。
二泉山人爱观物,谓物皆然胡独不立。
破颓垣,遣往参,却笑他年两湮郁。
君不见赤松子,黄石公,姓名久落荒唐中。
酒酣击节发清啸,春深绣岭回天风。
皮休题诗李冰篆,千秋并作山中奇。
山庵之名本缘此,石也移来应偶尔。
游人玩侮等寻常,识者共怜非所止。
墙西松树几百春,大围三人小二人。
此松此石雅相友,乾坤无心物有神。
二泉山人爱观物,谓物皆然胡独不立。
破颓垣,遣往参,却笑他年两湮郁。
君不见赤松子,黄石公,姓名久落荒唐中。
酒酣击节发清啸,春深绣岭回天风。
鉴赏
这首《石床行》是明代诗人邵宝的作品,通过对惠山石床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首先,诗中的“惠山石床古有之,声声松子金风时”,描绘了石床与松子、金风的和谐共生景象,体现了自然之美。接着,“皮休题诗李冰篆,千秋并作山中奇”则通过古代文人的题诗篆刻,赋予了石床以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山中一奇。
“山庵之名本缘此,石也移来应偶尔”表达了石床与山庵之间的密切关系,石床的存在为山庵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而“游人玩侮等寻常,识者共怜非所止”则对比了普通游客的轻视与真正懂得其价值的人的珍惜,突出了石床的文化意义。
“墙西松树几百春,大围三人小二人”通过描述松树的生长岁月,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时间的永恒。而“此松此石雅相友,乾坤无心物有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认为即使是无生命的物体也有其内在的精神力量。
最后,“二泉山人爱观物,谓物皆然胡独不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平等看待的态度,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破颓垣,遣往参,却笑他年两湮郁”这一句,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