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晨后碑首相赠,风骨古雅启坦涂
出处:《汉隶十帖歌寄陈不其》
清 · 李锴
学书所贵探原始,熟精汉隶不其氏。
握虚浑噩真气行,折波收缩中锋是。
当时篆籀循古文,后来变隶变八分。
毁繁就约势莫遏,政如天运承冬春。
秦吏程邈创此格,中郎能事称绝伦。
臣有古癖期临摹,陈子不秘灵蛇珠。
史晨后碑首相赠,风骨古雅启坦涂。
继购八帖皆古拓,奏铭回翔殊合法。
杂华镂采纷馺还,百石卒史尤孤超。
云幢海若凌朝潮,百灵齐肃衣冠朝。
字裁盈寸曰孔彪,遒媚秀整初不媮。
惟三礼器出瘦硬,左飞右飞点画正。
倒悬石笋横流穿,屹立髯松山雪盛。
最遭剥蚀闻礼碑,朴拙钟鼎仪型垂。
孔宙碑阴亦有致,正碑余复新罗至。
雄强体势二寸弱,圆兼乙瑛瘦礼器,神鸾高鶱龙马驶。
宝玉五瑴呵神灵,怪底敝簏光怪生,对之老骨秋峥嵘。
纸残笔秃池水墨,累月学之犹不成,让子千秋绝艺名。
握虚浑噩真气行,折波收缩中锋是。
当时篆籀循古文,后来变隶变八分。
毁繁就约势莫遏,政如天运承冬春。
秦吏程邈创此格,中郎能事称绝伦。
臣有古癖期临摹,陈子不秘灵蛇珠。
史晨后碑首相赠,风骨古雅启坦涂。
继购八帖皆古拓,奏铭回翔殊合法。
杂华镂采纷馺还,百石卒史尤孤超。
云幢海若凌朝潮,百灵齐肃衣冠朝。
字裁盈寸曰孔彪,遒媚秀整初不媮。
惟三礼器出瘦硬,左飞右飞点画正。
倒悬石笋横流穿,屹立髯松山雪盛。
最遭剥蚀闻礼碑,朴拙钟鼎仪型垂。
孔宙碑阴亦有致,正碑余复新罗至。
雄强体势二寸弱,圆兼乙瑛瘦礼器,神鸾高鶱龙马驶。
宝玉五瑴呵神灵,怪底敝簏光怪生,对之老骨秋峥嵘。
纸残笔秃池水墨,累月学之犹不成,让子千秋绝艺名。
鉴赏
这首《汉隶十帖歌寄陈不其》由清代诗人李锴创作,是一首赞美汉隶书法艺术的长篇歌行体诗。诗中详细描绘了汉隶书法从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以及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如《史晨后碑》、《八分帖》、《孔彪碑》、《三礼器》等,展现了汉隶书法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诗的开篇即强调了学习书法应深入探究其根源,从汉隶开始,掌握其精髓。接着,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描述,展现了汉隶书法从篆籀到隶书的演变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书法风格的转变和创新。秦朝程邈的隶书创新,被赞誉为绝伦之能事,体现了汉隶书法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诗中还提到了多幅著名碑帖,如《史晨后碑》、《八分帖》、《孔彪碑》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汉隶书法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书法与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诗人特别赞赏《孔彪碑》的遒媚秀整,《三礼器》的瘦硬有力,《孔宙碑阴》的独特韵味,《正碑余复新罗至》的雄强体势,以及《宝玉五瑴》的神韵与灵性。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汉隶书法艺术的深深敬仰之情,尽管自己未能完全掌握这门绝技,但仍然愿意学习并传承下去,希望后代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整首诗不仅是一次对汉隶书法的深度鉴赏,也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致敬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