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夕应弥入,银台晓候宣
出处:《寄左省韦起居序》
唐 · 郑谷
风神何蕴藉,张绪正当年。
端简炉香里,濡毫洞案边。
饰装无雨备,著述减春眠。
旦夕应弥入,银台晓候宣。
端简炉香里,濡毫洞案边。
饰装无雨备,著述减春眠。
旦夕应弥入,银台晓候宣。
注释
风神:指人的风采神韵。蕴藉:含蓄而不显露。
张绪:人名,这里代指有才华的年轻人。
正当年:正当壮年,形容年轻有为。
端简:端正的书卷。
炉香:点燃的香料,用于营造读书氛围。
濡毫:沾湿笔尖,指写字或作画。
洞案:宽敞的书桌。
饰装:装饰打扮。
雨备:为雨天准备。
著述:著作、写作。
春眠:春天的睡眠,指悠闲时光。
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的流逝。
银台:古代官署名,此处指朝廷。
晓候:清晨等待。
翻译
风神的韵味多么深沉,张绪正值青春年华。在点燃香炉的书房中,他握笔书写在大案旁。
他的装饰并未为雨天准备,创作的热情使他少眠。
这样的才华日复一日会更增,清晨银台前等待宣示他的文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法家在春日里专注于书写的场景。"风神何蕴藉,张绪正当年"表明作者对于书法艺术充满自信与激情,"端简炉香里,濡毫洞案边"则描绘了书房内温暖而宁静的氛围,以及书者专注地蘸墨于笔。"饰装无雨备,著述减春眠"意味着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不愿意在这种美好的季节中浪费时间,而是要把握每一个瞬间去创作。最后两句"旦夕应弥入,银台晓候宣"则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久远,每天都能有所进步,并期待着早晨的光芒来临,以此作为新的开始。
这首诗通过对书房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专注创作的心境,是一首充满文人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