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虚白生,天鸡弄清晓
出处:《赠东谷上人》
宋 · 林景熙
岸陵几纷纷,岐路谁了了。
中有定慧人,翛然坐深窈。
山空诸念消,月堕孤禅悄。
一室虚白生,天鸡弄清晓。
中有定慧人,翛然坐深窈。
山空诸念消,月堕孤禅悄。
一室虚白生,天鸡弄清晓。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岸陵:岸边的陵墓。纷纷:杂乱无章。
岐路:岔路口。
了了:明确。
定慧人:有定力和智慧的人。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深窈:幽深。
诸念消:一切思绪消失。
孤禅:孤独的禅修。
悄:安静。
一室:整个房间。
虚白:空灵的白色。
天鸡:天边报晓的雄鸡。
清晓:清晨。
翻译
岸边陵墓杂乱无章,岔路口又有谁能明了前行的方向。其中定静智慧之人,独自坐在幽深之处。
山中空寂,一切思绪消失,月光静静地洒在孤独的禅修中。
整个房间充满空灵的白色,天边的雄鸡报晓声清脆响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赠东谷上人》。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修行图景。"岸陵几纷纷,岐路谁了了",开篇以纷繁的外界景象与迷茫的路途象征世间的纷扰和人生的选择。然而,在这喧嚣之中,"中有定慧人,翛然坐深窈",点出了主角——那位深藏山谷、内心安定智慧的僧人,他超脱尘世,悠然独坐。
"山空诸念消,月堕孤禅悄"进一步刻画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山中的寂静使得一切杂念消失,只有孤独的禅修伴随着月落的宁静。"一室虚白生,天鸡弄清晓",最后一句以清晨的天鸡报晓和室内的虚白映照出一种空灵而明亮的意境,寓意着修行者在新的一天里,心灵得到了洗涤和新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修行生活的细节,赞美了僧人的定力和智慧,同时也传达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