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不辞酬地主,野烟沙树远徵诗
出处:《雨游石鼓书院》
明 · 张弼
合江亭外雨丝丝,地胜难逢似有期。
三哲庙深丛桂老,二翁碑古小山奇。
云屯两岸螭头现,江抱孤城燕尾岐。
乘兴不辞酬地主,野烟沙树远徵诗。
三哲庙深丛桂老,二翁碑古小山奇。
云屯两岸螭头现,江抱孤城燕尾岐。
乘兴不辞酬地主,野烟沙树远徵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雨中游览石鼓书院的所见所感。首句“合江亭外雨丝丝”,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丝轻柔飘洒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地胜难逢似有期”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独特魅力的赞叹,仿佛它有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吸引力。
接下来的“三哲庙深丛桂老,二翁碑古小山奇”两句,通过描述古老的庙宇和碑文,以及周围苍老的桂花树,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沧桑之美。这里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暗含着对先贤智慧的敬仰。
“云屯两岸螭头现,江抱孤城燕尾岐”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与神秘。云雾缭绕的两岸,螭头(龙首)仿佛从云中显现,而江水环绕着一座孤城,城的形状如同燕尾,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奇特。这两句通过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宏伟又幽静的画面。
最后,“乘兴不辞酬地主,野烟沙树远徵诗”表达了诗人因景生情,被眼前的美景激发灵感,想要留下诗歌纪念这片土地的愿望。这里的“地主”可以理解为大自然或这片土地本身,诗人愿意为此创作,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