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嗟不及门前水,流到先生云外家
出处:《寄李士宁先生》
宋 · 王安石
楼台高耸间晴霞,松桧阴森夹柳斜。
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自嗟不及门前水,流到先生云外家。
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自嗟不及门前水,流到先生云外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楼台:建筑物。晴霞:晴朗的彩霞。
松桧:松树和桧木。
阴森:阴暗而深沉。
柳:柳树。
渴愁:渴望与忧愁。
去年华:去年的时光。
陶情:陶冶情感。
榴花:石榴花。
自嗟:自我叹息。
及:比得上。
门前水:门前的流水。
先生:此处可能指尊敬的人。
云外家:远方的居所,或隐居之处。
翻译
楼台在晴空下高高耸立,松树和桧木林阴森夹着垂柳斜照。去年的时光流逝如箭,心中充满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只想尽情欣赏石榴花的盛开。
我感叹自己不如门前流水,它能流到先生那遥远的云雾之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目为《寄李士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楼台高耸间晴霞”,开篇便以壮丽的画面展现眼前的景色,高耸的楼台在晴好的天气中显得格外突出,而这景象之所以能被描绘得如此生动,是因为作者的心情得到了美好景色的映衬。
“松桧阴森夹柳斜”,诗人继续描写自然景色,松树和桧树交织成浓密的阴影,而柳树则在斜阳下摇曳,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更是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沉郁与静谧。
“渴愁如箭去年华”,诗人通过比喻来表达自己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渴望和忧愁像箭一般射向已经过去的一年,这种对时间无法把控的无力感,是许多古代文人共同的情怀。
“陶情满满倾榴花”,在这之后,诗人的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就像满杯的美酒,即将倾倒。这里的“陶”字,既有醉意,也有沉浸于某种情绪之中的意味,“榴花”则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自嗟不及门前水”,诗人的内心充满了自责,他觉得自己无法像门前的流水那样自由地到达远方朋友的身边,这里的“门前水”象征着通往远方的道路和希望。
“流到先生云外家”,最后,诗人希望自己的思念能随着溪流一路延伸,最终抵达远在天边的朋友之所。这句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作者心灵深处对于友情的渴望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无法阻挡时间流逝的无奈。王安石在这里展现了自己对词藻、意境构建的精湛技艺,同时也让后世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