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霁云烟千丈带,峰西苔藓一堆蓝
出处:《游霍山太乙岩次前韵》
明 · 张天赋
乾坤开辟此灵岩,垂露空中石掌纤。
山霁云烟千丈带,峰西苔藓一堆蓝。
月明洞口钟停杵,风捲桃花浪起潭。
太乙一中天造化,一能生二二生三。
山霁云烟千丈带,峰西苔藓一堆蓝。
月明洞口钟停杵,风捲桃花浪起潭。
太乙一中天造化,一能生二二生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霍山太乙岩的壮丽景色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乾坤开辟此灵岩”,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将读者引入一个天地初开、神秘莫测的自然奇观之中。接下来,“垂露空中石掌纤”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岩石表面如露珠般晶莹剔透的形态,以及其精致的纹理,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山霁云烟千丈带,峰西苔藓一堆蓝”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峦在晴空下的美丽景象。山峰被轻柔的云烟环绕,仿佛披上了一层薄纱,千丈之高的山体在阳光下显得更加壮观。而山峰西侧的苔藓则呈现出一片深蓝,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月明洞口钟停杵,风捲桃花浪起潭”这两句则将时间推移到夜晚,月光洒在洞口,仿佛为洞穴披上了一层银纱,而洞内似乎传来了停歇的钟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同时,一阵风吹过,桃花随风飘落,激起潭水的波浪,展现出一幅动与静交织的画面。
最后,“太乙一中天造化,一能生二二生三”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大自然创造万物的敬畏之情。太乙,古代神话中的神名,这里象征着宇宙的最高主宰。诗人认为,宇宙万物皆由单一的源头孕育而出,从一到二,再到三,生生不息,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宇宙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霍山太乙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更蕴含了对宇宙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