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富贵等浮花,膂力难胜国爪牙
出处:《和汤西楼》
元 · 无名子
荣华富贵等浮花,膂力难胜国爪牙。
汉世但知光拥立,唐朝谁识?奸邪。
绮罗化作春风蝶,弦管翻成夜雨蛙。
纵有清漳人去也,碧天难挽紫云车。
汉世但知光拥立,唐朝谁识?奸邪。
绮罗化作春风蝶,弦管翻成夜雨蛙。
纵有清漳人去也,碧天难挽紫云车。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所作的《和汤西楼》,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荣华富贵的虚幻与短暂,以及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开篇“荣华富贵等浮花”,直接点明了世间繁华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的主题。接下来“膂力难胜国爪牙”一句,通过比喻,暗示了权力与力量在国家机器中的作用,同时也暗含了对权势者手段的批判。
“汉世但知光拥立,唐朝谁识?奸邪。”这两句对比了汉唐两朝,指出汉代仅知推崇拥立之功,而唐代却未能识破奸邪之人,表达了对历史认知的反思,以及对道德与智慧缺失的遗憾。
“绮罗化作春风蝶,弦管翻成夜雨蛙。”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华丽的服饰比作随风飘散的蝴蝶,将悦耳的音乐比作夜晚的蛙鸣,形象地描绘了繁华消逝后的凄凉景象,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最后,“纵有清漳人去也,碧天难挽紫云车。”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即使有清漳河畔的人离去,也无法挽回那如同紫云般高远、难以触及的命运。全诗以哀婉的语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惋惜。
整体而言,《和汤西楼》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生、道德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