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何处得此幅,令我嗟叹久怜惜
出处:《题文与可画竹上有东坡山谷题识》
明 · 何景明
客从南方来见予,手持锦轴长丈馀,云是与可之画苏黄书。
中堂展玩思超忽,四百年来真故物。
败素飘零色已改,古墨惨澹神犹发。
文生此竹世希有,一枝不异双琼玖。
冥冥烟干动石壁,瑟瑟风叶临窗牖。
笔下何须扫万竿,胸中已自横千亩。
眉山长公元擅场,豫章太史谁可当。
片言相推四海重,只字尚使千年藏。
客从何处得此幅,令我嗟叹久怜惜。
苏黄不作与可死,人间书画无真迹,劝君宝此勿轻掷。
中堂展玩思超忽,四百年来真故物。
败素飘零色已改,古墨惨澹神犹发。
文生此竹世希有,一枝不异双琼玖。
冥冥烟干动石壁,瑟瑟风叶临窗牖。
笔下何须扫万竿,胸中已自横千亩。
眉山长公元擅场,豫章太史谁可当。
片言相推四海重,只字尚使千年藏。
客从何处得此幅,令我嗟叹久怜惜。
苏黄不作与可死,人间书画无真迹,劝君宝此勿轻掷。
鉴赏
这首明代何景明的《题文与可画竹上有东坡山谷题识》描绘了一幅珍贵的文与可画竹作品,通过客人的描述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画作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诗中,诗人惊叹于画作的年代久远(四百年来真故物),赞美了画中竹子的生动神韵(败素飘零色已改,古墨惨澹神犹发),将其比作稀世珍宝(文生此竹世希有,一枝不异双琼玖)。诗人还高度评价了文与可和苏轼、黄庭坚的才华(眉山长公元擅场,豫章太史谁可当),认为这幅画作的价值超越了文字本身,是真正的艺术瑰宝(片言相推四海重,只字尚使千年藏)。
诗人对画作的来历充满好奇,感叹其难得(客从何处得此幅),并劝诫他人珍视这幅画,不要轻易舍弃(苏黄不作与可死,人间书画无真迹,劝君宝此勿轻掷)。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古代艺术的敬仰和对珍品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