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宰平
事业安足说,坐看劫灰迁。
平生相知人,四海嘲霜颠。
举杯欲属君,翻遣感叹先。
操觚昔论国,远生殊我贤。
辩智周八区,俄以明自煎。
罗瘿作夷达,怨诽托歌弦。
病贫食其外,萧寺哀沈泉。
二子不同道,神识皆都全。
夭夺卒何意,所全盖非天。
德人独见君,穆若清风然。
未尝旷于官,闰位能辞愆。
未尝襮于学,渊默雷声传。
于诗胾东野,蜕骨疑风蝉。
于书熟稿诀,放手臻好娟。
旧者既邃密,新者弥精甄。
辋川好弟兄,学画通初禅。
意岂必千载,养足自眇绵。
横流卷天地,不溺惟虚船。
嗟我亦喻此,耆欲无繇蠲。
为君说眉寿,未老还自怜。
沸羹几时休,意在江湖边。
十年更相督,幸为角弓篇。
词语解释
安足的意思:立足,存身。《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则 齎书告子 续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八区的意思:(1).八方;天下。《汉书·扬雄传下》:“天下之士,雷动云合,鱼鳞杂袭,咸营於八区。” 颜师古 注:“八区,八方也。”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四:“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宋 王安石 《寓言》诗之十一:“行失几席间,恶名满八区。”(2).指 汉 代的八宫院。《汉书·外戚传·孝成班倢伃》“为倢伃,居 增成舍 ” 唐 颜师古 注:“后宫有八区, 增成 第三也。”按,八区为 昭阳 、 飞翔 、 增成 、 合驩 、 兰林 、 披香 、 凤凰 、 鸳鸾 。见 汉 张衡 《西京赋》。(3).泛指宫院。 南...
辩智的意思:(1).口才敏捷,能说会道。《韩非子·五蠹》:“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汉 东方朔 《答客难》:“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2).指敏捷的口才。《隋书·赵芬传》:“ 芬 少有辩智,颇涉经史。”(3).聪明才智。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曲语牟知,伪诈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辩智之士。”...
不同的意思:(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操觚的意思:执简。谓写作。《文选·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李善 注:“觚,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书,犹今之简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林公 每出首唱, 徐 密写韵归,众方操觚,内子诗已来,必可观也。” 明 宋濂 《王冕传》:“操觚赋诗,千百言不休。”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此非操觚之士,独凭神思构架而然也。”...
初禅的意思:(1).佛教语。色界中的初禅天,包括梵众天、梵辅天和大梵天。 隋 江总 《钟铭》:“舟移巨壑,火坏初禪。”(2).佛教语。四禅定之一。“初禪”的主要特征是“八触”:痒、动、轻、重、冷、暖、涩、滑;“十功德”: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见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九之一。《楞严经》卷九:“清浄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禪。”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八:“未免初禪怯花影,梦回持偈谢 灵簫 。”...
辞愆的意思:推卸过失。《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不鬻誉以干泽,不辞愆以忌絀。”...
德人的意思:(1).有德的人。指德操高尚者。《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汉 贾谊 《鵩鸟赋》:“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宋 秦观 《俞紫芝字序》:“天下皆知有物所以失己也,不知有己所以失己也。,而德人知之。”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君之子 肇星 以诗稿属序。余读之,清婉恬适,如君其人,不以不得志於有司也,而有怨词,有矜气,真德人之音也。”(2). 明 代初期对高级官员母、妻的封号。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 洪武 八年, 宋濂 官礼部侍郎,封 濂 母 陈氏 ...
弟兄的意思:◎ 弟兄 dìxiong(1) [brothers] 弟弟和哥哥亲弟兄(2) 也用作朋友之间的称呼...
东野的意思:◎ 东野 Dōngyě[ Dong Ye] 复姓...
独见的意思:(1).独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谓能见人所不能见者。《吕氏春秋·制乐》:“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 唐 柳宗元 《天爵论》:“盹盹於独见,渊渊於默识,则明者又其一端耳。”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然而他已怀独见,以为智识阶级独斗政府,革命殊难于成功。”(2).指一己之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魏晋宋诗》:“予撰五言诗,於 魏 独取 阮籍 为一卷,而别於...
放手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松开握住物体的手。 (2) (动)解除顾虑或限制。 [构成]动宾式:放|手...
沸羹的意思:(1).《诗·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汉 郑玄 笺:“其笑语沓沓,又如汤之沸羹之方熟。”后遂以“沸羹”喻嘈杂的声音或纷纷的议论。 宋 宋祁 《闻蝉》诗:“衰意先鶗鴃,繁音伴沸羹。” 清 钱谦益 《尚宝司卿归子顾授奉政大夫制》:“处羣言沸羹之时,默为榰柱。”(2).比喻动荡混乱的局势。 张謇 《热河都统溥颋奏请改组内阁宣布立宪疏》:“失所之民,穷而思乱,止无可止,防不胜防,沸羹之势将成,曲突之谋已晚。”...
改火的意思: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又称改木。亦用以比喻时节改易。《论语·阳货》:“旧穀既没,新穀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 刘宝楠 正义引 徐颋 《改火解》:“改火之典,昉於上古,行於三代,迄於 汉 ,废於 魏 晋 以后,復於 隋 而仍废……盖四时之火,各有所宜,若春用榆柳,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人易以生疾,故须改火以去兹毒,即是以...
改火的意思: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又称改木。亦用以比喻时节改易。《论语·阳货》:“旧穀既没,新穀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 刘宝楠 正义引 徐颋 《改火解》:“改火之典,昉於上古,行於三代,迄於 汉 ,废於 魏 晋 以后,復於 隋 而仍废……盖四时之火,各有所宜,若春用榆柳,至夏仍用榆柳便有毒,人易以生疾,故须改火以去兹毒,即是以...
感叹的意思:[释义](动)有所感触而叹息。 [构成]偏正式:感〔叹 [例句]感叹世态炎凉。(作谓语)...
感叹的意思:[释义](动)有所感触而叹息。 [构成]偏正式:感〔叹 [例句]感叹世态炎凉。(作谓语)...
歌弦的意思:歌唱演奏。《史记·佞幸列传》:“ 延年 善歌,为变新声,而上方兴天地祠,欲造乐诗歌弦之。”...
歌弦的意思:歌唱演奏。《史记·佞幸列传》:“ 延年 善歌,为变新声,而上方兴天地祠,欲造乐诗歌弦之。”...
更相的意思:相继;相互。《史记·张丞相列传》:“ 田文 言曰:‘今此三君者,皆丞相也。’其后三人竟更相代为丞相。”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 清 王士禎 《池北偶谈·谈异七·两五鬼》:“ 五代 时, 南唐 冯延巳 及弟 延鲁 ,与 魏岑 、 陈觉 、 查文徽 等更相推唱,时人谓之五鬼。”...
何意的意思:(1).为什么,何故。 宋玉 《神女赋》:“晡夕之后,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整 闻声仍打 逡 , 范 唤问:‘何意打我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2).岂料;不意。《后汉书·申屠蟠传》:“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自谓可终始相保,并骋材力,效节明主,何意数年之閒,死丧略尽。”《醒世恒言·灌园...
横流的意思:(1).形容涕泪交流。《楚辞·九歌·湘君》:“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惻。” 王逸 注:“内自悲伤,涕泣横流。” 晋 潘岳 《寡妇赋》:“哀鬱结兮交集,泪横流兮滂沱。” 徐迟 《牡丹》:“ 老牡丹花 和 小牡丹花 的重逢极为动人。不仅师徒两人涕泪横流,就是他们旁边的人也噙着泪珠。”(2).充盈,遍布。《文选·司马迁<封禅文>》:“协气横流,武节猋逝。” 李善 注:“横流,多也。” 三国 魏 曹植 《改封陈王谢恩章》:“臣既弊陋,守国无效,自分削黜,以彰众诫。不意天恩滂霈,润泽横流,猥蒙加封。” 宋 ...
几时的意思:[释义](副)什么时候。 [构成]偏正式:几(时 [例句]你们几时走?(作状语)...
江湖的意思:◎ 江湖 jiānghú(1) [rivers and lakes]∶河流湖泊远涉江湖。——《资治通鉴》(2)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指四方各地转徙于江湖。——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走江湖流落江湖(3)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生活的人(4)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四处流浪、卖艺、卖药(5) [live in seclusi...
角弓的意思:◎ 角弓 jiǎogōng[bow decked with horn of an animal] 用角装饰的弓骍骍角弓,翩翩反矣。——《诗·小雅·角弓》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将军角弓不得控。——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劲角弓鸣。——唐· 王维《观猎》...
劫灰的意思:亦作“刧灰”。亦作“刦灰”。亦作“刼灰”。本谓劫火的馀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昔 汉武 穿 昆明池 底,得黑灰,问 东方朔 。 朔 云:‘不知,可问 西域 胡人。’后 法兰 既至,众人追以问之, 兰 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后因谓战乱或大火毁坏后的残迹或灰烬。 宋 陆游 《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始见》诗:“陈迹关心己自悲,劫灰满眼更增欷。” 明 赵诒琛 《<逸老堂诗话>跋》:“癸丑夏六月,遭乱,所有藏书数万卷,一旦尽失,而是书原本亦遭刦灰。” 清 吕留良...
眉寿的意思:长寿。《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毛 传:“眉寿,豪眉也。” 孔颖达 疏:“人年老者必有豪眉秀出者。” 高亨 注:“眉寿,长寿也。”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诗:“纳寒场,为春酒,昭景福,介眉寿。” 唐 唐正辞 《唐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铭》:“期天降鉴,介以眉寿。”《清史稿·世宗纪》:“旌 广东 兴寧县 老民 幸登运 年一百二岁,其子五人,各七八十岁,一门眉寿,加赐上用缎一匹。”...
眇绵的意思:亦作“ 眇緜 ”。 1.远视貌。 汉 扬雄 《法言·先知》:“知其道者其如视,忽眇緜作昞。” 李轨 注:“眇緜,远视。”(2).幽远;高远;辽远。 唐 张九龄 《题画山水障》诗:“封翫有佳趣,使我心眇绵。” 宋 苏辙 《超然台赋》:“奏丝竹之愤怨兮,声激越而眇緜。” 宋 叶适 《林叔和见访道旧感叹因以为赠》诗:“众骏跨险远,独鵠超眇绵;谓当共驂服,可以争联翩。” 明 何景明 《织女赋》:“流波兮眇绵,致予兮遐音。”(3).指高空。 宋 秦观 《次韵莘老》:“较艺先豪俊,飞声动眇绵。”...
穆若的意思:和美貌。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颂者所以游扬德业,襃讚成功。 吉甫 有穆若之谈, 季子 有至矣之叹。” 宋 王禹偁 《送张咏序》:“波映 鸚洲 ,烟藏 鹤楼 。白云芳草,思古悠悠。堂有鸣琴,足以振穆若之风;樽有醇醪,足以养浩然之气。”...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其外的意思:◎ 其外 qíwài[besides] 此外;另外只有他在那儿,其外没有人了...
岂必的意思: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千载的意思: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清风的意思:◎ 清风 qīngfēng[cool breeze] 清凉的风清风徐来清风明月...
闰位的意思:非正统的帝位。 唐 刘知几 《史通·列传》:“如 项羽 者,事起 秦 餘,身终 汉 始。殊 夏氏 之 后羿 ,似 黄帝 之 蚩尤 。譬诸闰位,容可列纪。” 明 张煌言 《答赵廷臣》诗之一:“敢是天方崇闰位,黄云白草未曾春。” 柳亚子 《阴霾》诗:“ 尧 天 舜 日匆匆尽,已是 穷 新 闰位年。”...
神识的意思:(1).器局识见;精神智慧。《晋书·谢安传》:“神识沉敏,风宇条畅。”《北史·裴矩传》:“世父 让之 谓曰:‘观汝神识,足成才士,欲求宦达,当资干世之务。’”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盖学者神识有限,而述者注记无涯。”(2).神志;精神意识。《北齐书·高伏护传》:“性嗜酒,每多醉失,末路逾剧,乃至连日不食,专事酣酒,神识恍惚,遂以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穴中有僵尸……夫物无不化之理,魄无不迁之道,而此尸无神识,事同木偶之状,喻其推移,未若正形之速迁矣。” 明 谢肇淛 《五杂...
沈泉的意思:亦作“沉泉”。1.指深渊。比喻险境。 三国 魏 曹植 《吁嗟篇》:“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泉。” 丁晏 铨评:“《志注》作‘渊’, 唐 人避讳改渊为‘泉’,当作‘渊’为是。”(2).犹言没入深渊之中。 唐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抱石飞献玉,沉泉笑探珠。” 唐 黄滔 《水殿赋》:“穿河彰没地之象,泛水示沉泉之丑。”...
声传的意思:指传闻之事。《宋书·庾炳之传》:“伏愿深加三思,试以诸声传,普访诸可顾问者。”...
生相的意思:◎ 生相 shēngxiàng[facial features; looks] 面貌;容颜她生相好,但人却笨...
耆欲的意思:见“ 耆欲 ”。亦作“ 耆慾 ”。嗜欲。《礼记·月令》:“﹝仲夏之月﹞节耆欲,定心气。”《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汉书·晁错传》:“宫室过度,耆慾亡极。” 颜师古 注:“耆读曰嗜。”《新唐书·杜兼传》:“所至大杀戮,裒艺财貲,极耆欲。”...
事业的意思:◎ 事业 shìyè(1) [cause]∶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 [facilities]∶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公用事业(3) [individual fulfilment;personal achievement]∶个人的成就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时休的意思:指时世的升平吉祥。 唐 武平一 《幸梨园观打毬应制》诗:“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诗:“九农欢岁阜,万宇庆时休。” 唐 萧至忠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尧 年将佛日,同此庆时休。”...
十年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霜颠的意思:白头。 清 曹寅 《登署楼适培山至》诗:“与君同雪涕,何术不霜颠?”...
四海的意思:[释义](名)指全国各地,也指全世界各处。 [构成]偏正式:四(海 [例句]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作宾语)...
邃密的意思:◎ 邃密 suìmì(1) [deep]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2) 又如:深邃屋宇邃密(3) [profound]∶精密;精深门垣邃密邃密的理论...
岁月的意思:[释义](名)年月。 [构成]并列式:岁+月 [例句]艰苦岁月。(作宾语)岁月的河不停地流着。(作定语)...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同道的意思:◎ 同道 tóngdào(1) [same thought;same principle]∶同一思想;同一原则帝王治世,百代同道。——《论衡》(2) [same pursuit;same line]∶志同道合。亦指志同道合的人同道中人(3) [go the same way]∶同路同道人...
蜕骨的意思:(1).脱骨。《《初学记》卷三十引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虵折鳞於平皋,龙蜕骨於深谷。”蜕,一本作“ 脱 ”。 唐 李绅 《灵蛇见少林寺》诗:“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閒。”(2).灵魂升天后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 宋 苏轼 《昭灵侯庙碑》:“庙有穴五,往往见变异,出云雨。或投器穴中,则见於池,而近岁有得蜕骨於池者,金声玉质,轻重不常,今藏庙中。” 明 唐顺之 《与姜编修廷善书》:“ 崇安 、 建阳 之间诚是仙灵窟宅,昔人蜕骨,在在有之。”...
辋川的意思:(1).水名。即 辋谷水 。诸水会合如车辋环凑,故名。在 陕西省 蓝田县 南,源出 秦岭 北麓,北流至县南入 灞水 。 唐 诗人 王维 曾置别业于此。《新唐书·文艺传中·王维》:“别墅在 輞川 ,地奇胜,有 华子冈 、 欹湖 、 竹里馆 、 柳浪 、 茱萸沜 、 辛夷坞 ,与 裴迪 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宋 陈亮 《青玉案》词:“黄犬书来何日许 輞川 轻舸, 杜陵 尊酒,半夜灯前雨。” 清 曹尔堪 《金鱼池歌仿杜乐游园体》:“名园岂似 金谷 奢,福地真如 輞川 爽。”(2).指《辋川图》。 清 ...
位能的意思:◎ 位能 wèinéng[potential energy] 势能...
未尝的意思:[释义](1) (副)未曾;不是;没有。 (2) (副)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意思跟“不是(不、没)”相同;但口气更委婉。 [构成]偏正式:未〔尝 [例句]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建议。(作状语)[同音]胃肠...
无繇的意思:同“ 无由 ”。《汉书·文帝纪》:“詔曰:‘列侯亦无繇教训其民。’”...
相知的意思:◎ 相知 xiāngzhī(1) [be well acquainted with each other]∶互相了解,知心(2) [bosom friend;great friend]∶互相知心的朋友与三四个相知方才吃得数杯,则听得街上闹炒炒。——《京本通俗小说》...
萧寺的意思: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唐 李贺 《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 竺国 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残春 蒲郡 东,门掩重关萧寺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 招远 张于旦 ,性疎狂不覊,读书萧寺。”...
夷达的意思:旷达。《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二年》:“ 元康 以来,贱经尚道,以玄虚弘放为夷达,以儒术清俭为鄙俗。” 胡三省 注:“夷,旷也。”...
渊默的意思:◎ 渊默 yuānmò(1) [elegant and upright]∶深沉、不说话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庄子·在宥》(2) [besilent]∶沉默不言齐(斋)明盛服,渊默而不言。——《淮南子·秦族训》...
怨诽的意思:亦作“ 怨非 ”。亦作“ 怨悱 ”。怨恨,非议。《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荀子·解蔽》:“羣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 杨倞 注:“非,或为诽。”《史记·屈原贾生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宋 无名氏 《灌畦暇语》卷三:“ 孝宣帝 大怒,下之吏,当以大臣怨悱,罪及三族。” 高旭 《重九南社雅集沪江》诗:“《小雅》诗人工怨悱,大千世界要庄严。”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如《小雅·采薇》,言征人远戍,虽劳而...
知人的意思:(1).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史记·宋微子世家》:“ 宋宣公 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復享之。” 宋 曾巩 《赠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 苏君 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择将如择医,以知人为能事。”(2).谓懂人事。《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3).谓懂得人事变化之道。《礼记·中庸》:“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郑玄 注:...
自怜的意思: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见“ 自怜 ”。...
坐看的意思:(1).犹行看,旋见。形容时间短暂。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六:“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唐 杜甫 《凤凰台》诗:“坐看彩翮长,纵意八极周。”(2).谓旁观而无行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 张清 对部下说:‘上将掌握兵权,坐看我们危急而不救,一定已有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