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达
拼音yí dá
注音ㄧˊ ㄉ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旷达。《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二年》:“ 元康 以来,贱经尚道,以玄虚弘放为夷达,以儒术清俭为鄙俗。” 胡三省 注:“夷,旷也。”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言行举止粗野、无礼,不合乎社会规范。
详细解释
- 夷达一词源于古代兵器“夷”,形状粗糙,代表了粗野的形象。夷达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粗鲁、无礼,不符合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
使用场景
- 夷达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的粗鲁行为,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守社会规范。
故事起源
- 夷达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记载了齐国的公子夷达做出了无礼的行为。后来,夷达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批评那些言行举止粗鲁的人。
成语结构
- 夷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夷”表示粗鲁,不合礼仪,“达”表示言行举止。
例句
- 1. 他的夷达行为让人们感到非常不满。2. 请注意你的言行举止,不要夷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夷达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形象非常粗鲁,他的举止粗糙,不合礼仪,这样就能够记住夷达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夷达的背景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夷达行为让老师生气了。2. 初中生:他的夷达举止让同学们都不喜欢他。3. 高中生:我们应该避免夷达的言行举止,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