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当樵径频争席,地接禅房好觅茶
出处:《答景严咏山居夹道种松》
宋 · 洪适
投黻归来发半华,苍官怪我出无车。
树当樵径频争席,地接禅房好觅茶。
要使行人长荫樾,不教侍女独司花。
十园五鬣它年事,会见摩空薄绛霞。
树当樵径频争席,地接禅房好觅茶。
要使行人长荫樾,不教侍女独司花。
十园五鬣它年事,会见摩空薄绛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归隐山林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投绂归来发半华”以简练之笔勾勒出诗人归隐后的形象,头发半白,身着简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接着,“苍官怪我出无车”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山中的古树比作“苍官”,生动地展现了山林的静谧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摒弃尘世繁华,追求自然本真的生活态度。
“树当樵径频争席,地接禅房好觅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树木与小径、禅房与茶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切向往和追求。
“要使行人长荫樾,不教侍女独司花”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精心呵护与对生活的细致安排。他希望这片山林能够为过往的行者提供庇荫,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尊重与珍惜,以及对侍女的关爱与体贴。
最后,“十园五鬣它年事,会见摩空薄绛霞”两句,以对未来景象的憧憬收尾。诗人预想在未来的某一天,这片山林将更加繁茂,如同云霞般绚烂,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繁荣,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精神境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深沉思考和热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