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幸小兰同舍在,每因相见即衔哀
出处:《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
唐 · 罗隐
璧池清秩访燕台,曾捧瀛州札翰来。
今日二难俱大夜,当时三幅谩高才。
戏悲槐市便便笥,狂忆樟亭满满杯。
犹幸小兰同舍在,每因相见即衔哀。
今日二难俱大夜,当时三幅谩高才。
戏悲槐市便便笥,狂忆樟亭满满杯。
犹幸小兰同舍在,每因相见即衔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璧池:清澈的池塘,可能指代宫廷或学府。燕台:古代地名,这里指代朝廷或重要场所。
大夜:漫长的夜晚,比喻困难或困境。
槐市:古时学者聚集之处,此处指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
樟亭:可能指代某个聚会或宴饮之地。
满满杯:形容酒杯斟满,象征着欢乐时光。
小兰: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学。
衔哀:带着哀愁,心情沉重。
翻译
我曾在璧池清静之地拜访燕台,手捧过瀛洲的书信和文稿。如今两难并存,如同长夜漫漫,当年才华横溢的时光已不再。
戏谑中悲伤想起槐市丰盛的书斋,疯狂回忆樟亭满杯的欢乐。
还好有小兰同学同住,每次相见都让我心怀哀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怀旧之情。"璧池清秩访燕台,曾捧瀛州札翰来"表明诗人在一个清净的池塘边游历,追忆着往日与朋友燕台相聚时的情景,以及收到朋友从瀛州送来的书信。这些细节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
"今日二难俱大夜,当时三幅谩高才"则透露出诗人面对现实中的困境,尽管当下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但在朋友面前,他更愿意谈论文学艺术,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戏悲槐市便便笥,狂忆樟亭满满杯"表达了诗人对往日欢乐时光的怀念,那些在槐树下的市场和樟木亭中的美好记忆,如今只能通过酒来寄托哀愁。
最后,"犹幸小兰同舍在,每因相见即衔哀"表明尽管诗人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仍然庆幸有一位名为小兰的友人与他同住,每次见面都会交流彼此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中的困顿相结合,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