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呻毕时,宁复羡腾趠
出处:《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宋 · 范成大
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欲辨已忘言,不为醒者道。
使君青箱家,文史装怀抱。
平生名教乐,双旌不满笑。
忽乘雪溪兴,来舣秦淮棹。
丘亭客漂泊,夜夜短檠照。
人云太痴绝,我自斲轮妙。
今朝樯竿起,昨梦绕閤皂。
云有百尺楼,归寄北窗傲。
滴露紬朱黄,拂尘静缃缥。
想当呻毕时,宁复羡腾趠。
古心千载事,俗眼讵能料。
萧滩富还往,取友必同调。
一张复一弛,酿秫助歌啸。
欲辨已忘言,不为醒者道。
使君青箱家,文史装怀抱。
平生名教乐,双旌不满笑。
忽乘雪溪兴,来舣秦淮棹。
丘亭客漂泊,夜夜短檠照。
人云太痴绝,我自斲轮妙。
今朝樯竿起,昨梦绕閤皂。
云有百尺楼,归寄北窗傲。
滴露紬朱黄,拂尘静缃缥。
想当呻毕时,宁复羡腾趠。
古心千载事,俗眼讵能料。
萧滩富还往,取友必同调。
一张复一弛,酿秫助歌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嗜书:热爱书籍。笃好:深深的喜好。
忘言:无法用言语表达。
使君:对官员的尊称。
青箱:形容书香门第。
双旌:古代官员的仪仗,象征荣誉。
舣:停船靠岸。
短檠:短小的灯烛。
斲轮:比喻技艺精湛。
閤皂:官署或阁楼。
北窗:隐士居所,象征清高。
缃缥:泛指古籍。
腾趠:飞跃,形容仕途显赫。
俗眼:世俗的眼光。
同调:志趣相投的人。
酿秫:酿酒。
翻译
对书籍的热爱如同对美酒的嗜好,深知其中滋味才是真正的喜好。想要表达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这种境界不为清醒之人所理解。
您是来自书香门第的官员,满腹经纶充满智慧。
一生追求名教之乐,即使双旌荣耀也不足以让您满足微笑。
忽然兴起乘雪游览的兴致,来到秦淮河畔停船。
丘亭中的游子漂泊不定,夜晚只有短烛陪伴。
人们说我太过痴狂,但我自认为技艺高超。
今日船帆升起,昨晚的梦境还在阁皂环绕。
听说有座百尺高楼,我想归去在北窗下享受清高。
擦拭着沾满露珠的朱黄书籍,静谧中整理着缃缥古籍。
想象完成这一切时,不再羡慕他人的飞黄腾达。
千年古人心事,世俗眼光怎能揣测。
萧滩来往频繁,结交的朋友必定志趣相投。
时而紧张时而松弛,酿酒助我吟唱高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寄题王仲显读书楼》。诗中,诗人以饮酒和嗜书为类比,表达了对读书深沉而执着的喜爱。他赞赏王仲显家中满藏文史,寓含了对学问与名教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自得其乐。诗人乘兴来访,丘亭夜读,虽被人称“痴绝”,却自认为有独到之处。他想象着在读书楼中高卧,享受宁静与傲骨,擦拭书籍时的专注,以及完成阅读后的满足感。最后,诗人强调读书带来的内心宁静,超越世俗眼光,期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学问的乐趣,生活节奏张弛有度,借酒助兴,吟唱诗歌。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