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未落潮水平,不闻潮声闻橹声
出处:《渡江至仪真》
明 · 唐之淳
山月未落潮水平,不闻潮声闻橹声。
乍徐忽远复兴举,宛若秋天鹤鹳鸣。
龙潭已过仪真近,江南行更江北听。
瓜步屯边戍卒閒,白沙坝下盐船并。
桑麻旆旆黍油油,楚色江光万户秋。
七十里程弦样直,好风今夜宿扬州。
乍徐忽远复兴举,宛若秋天鹤鹳鸣。
龙潭已过仪真近,江南行更江北听。
瓜步屯边戍卒閒,白沙坝下盐船并。
桑麻旆旆黍油油,楚色江光万户秋。
七十里程弦样直,好风今夜宿扬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渡江至仪真》描绘了夜晚江上的宁静与诗意景象。首句“山月未落潮水平”,写出了月夜江面的平静,暗示时间已晚。次句“不闻潮声闻橹声”,通过对比,突显出夜晚的静谧,只能听见船桨划水的声音。
“乍徐忽远复兴举”描绘了船行时起伏不定的节奏,如同秋天鹤鹳的鸣叫,富有动态感。接下来,“龙潭已过仪真近”表达了行程的进展,以及对目的地的临近感到喜悦。“江南行更江北听”则展现出诗人从南向北的旅程,沿途景色各异。
“瓜步屯边戍卒閒,白沙坝下盐船并”描绘了岸边的军营和商业活动,展现了当地的生活气息。而“桑麻旆旆黍油油,楚色江光万户秋”则以丰收的田园风光和江面上的秋色,烘托出一片宁静祥和的秋夜景象。
最后两句“七十里程弦样直,好风今夜宿扬州”总结了旅程的漫长,但因为顺风,诗人期待在扬州过上一个美好的夜晚。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上行旅的见闻,寓情于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