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就此时难任性,升沈末路只由天
出处:《答徐太学》
明 · 卢龙云
握手他乡各问年,敝裘羸马总萧然。
尊如北海宾长集,榻有南州士独贤。
去就此时难任性,升沈末路只由天。
汉朝故事须公等,诣阙书成合四迁。
尊如北海宾长集,榻有南州士独贤。
去就此时难任性,升沈末路只由天。
汉朝故事须公等,诣阙书成合四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的《答徐太学》。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异乡相遇的情景,通过对话和感慨,展现了对友情、命运以及历史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联“握手他乡各问年,敝裘羸马总萧然”,开篇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两人在异乡相逢的场景。彼此询问年龄,身着破旧的裘衣,骑着瘦弱的马匹,流露出一种落魄而萧瑟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外在的形象,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沧桑与无奈。
颔联“尊如北海宾长集,榻有南州士独贤”,转而赞美友人。将友人比作北海之滨的宾客,聚会时尊贵非凡;又以“南州士”自谦,表示自己虽身处偏远之地,却能与如此杰出之人相交,感到荣幸。这里既有对友人的敬仰,也有对自己身份的谦逊表达。
颈联“去就此时难任性,升沉末路只由天”,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复杂思考。在面临去留、进退的抉择时,难以随心所欲,因为最终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命运的安排。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外界力量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尾联“汉朝故事须公等,诣阙书成合四迁”,引用汉朝的历史典故,寄寓了对友人的期望与鼓励。意为汉朝的兴衰更替需要像你们这样的贤士来参与和见证,希望你们能够有所作为,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期许,也是诗人自身对历史责任感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思想探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历史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