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完全真死日,百骸消散是生时
出处:《南安岩主定光生辰五首 其二》
宋 · 释德洪
赠以之中击电机,不令点画入思惟。
嘶风木马空成梦,喘月泥牛醉未知。
五蕴完全真死日,百骸消散是生时。
云门函盖乾坤句,语默何人遘得伊。
嘶风木马空成梦,喘月泥牛醉未知。
五蕴完全真死日,百骸消散是生时。
云门函盖乾坤句,语默何人遘得伊。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以及存在本质的深刻思考。首先,“赠以之中击电机”一句,以“电机”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动力,暗示生命如同机器般运转不息,而“赠以之”则可能暗指生命的赋予或命运的安排。接下来,“不令点画入思惟”,则表达了生命中不可预知的偶然性和复杂性,即生命的轨迹并非完全由个人意志所决定。
“嘶风木马空成梦,喘月泥牛醉未知”两句,通过“木马”和“泥牛”的形象,描绘了生命中的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木马在风中嘶鸣,却只能成为梦境的一部分;泥牛喘息于月光之下,却似乎处于一种混沌不清的状态,暗示着生命中的追求与现实的局限。
“五蕴完全真死日,百骸消散是生时”揭示了佛教中关于生命与存在的理解,五蕴(色、受、想、行、识)被认为是构成个体存在的基本元素,当这五个方面完全消失时,即为生命的终结。然而,这种理解也暗示了生命与死亡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生命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云门函盖乾坤句,语默何人遘得伊”最后两句,引用了云门宗的禅语,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理解。云门宗强调的是直觉与体验,而非语言所能完全表达的。这里的“语默”可能指的是言语与沉默,暗示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言语有时难以传达深层的体验与理解,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死亡、存在与真理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宇宙真理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