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精新篆籀,画古旧衣冠
蓬阁多馀暇,群编得纵观。
书精新篆籀,画古旧衣冠。
故事南朝远,胡风北史寒。
不披三两卷,永日度应难。
书精新篆籀,画古旧衣冠。
故事南朝远,胡风北史寒。
不披三两卷,永日度应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个人学术修为的自我反省。
“蓬阁多馀暇,群编得纵观。”开篇即描绘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景,“蓬阁”指的是书房或藏书之所,而“多馀暇”表明诗人有着充裕的时间去阅读和研究。接着“群编得纵观”则展示了诗人对各种典籍的广泛涉猎。
“书精新篆籀,画古旧衣冠。”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学问深厚,他不仅能解读新的文献(“书精新篆籀”),还能欣赏到古代绘画中的典雅与风格(“画古旧衣冠”)。
接下来的“故事南朝远,胡风北史寒。”则是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故事南朝远”指的是对南朝历史的追忆,而“胡风北史寒”则表达了对北方民族入侵及北史记载的冷峻感受。
“不披三两卷,永日度应难。”这两句反映出诗人虽然有着广博的学识,但在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时仍感到困难重重,即便是每天都投入大量时间去研读,也觉得时间不够用。
最后,“至性灵迂僻学术空虚幸逢好古之君获在藏书之府惟无功而禄重招髦彦之讥而多病所萦实喜优闲之任居常事简得以狂吟因成恶诗十章以蓬阁多馀暇冠其篇而为之目亦乐天何处难忘酒之类也尘黩英鉴幸赐一览下情不任兢灼之至。”这段文字既是对自己学术修养的自我反思,也是对于那些能够理解和欣赏古籍文化之人的怀念与赞美。诗人自认“至性灵迂僻,学术空虚”,但是在藏书之府中得遇知音,因此虽无实际成就却享有厚禄,但同时也招致了他人的讥评和疾病的困扰。诗人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简约事宜的喜悦,以及在这种状态下能够自由地吟咏,创作出不尽如人意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学术追求与自我反省,展现了一个书卷中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