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日落谁横笛,江寒独倚楼全文

日落谁横笛,江寒独倚楼

出处:《张氏溪馆
宋 · 史弥宁
景物自相投,茅檐俯碧流。
镜中双鹭下,画里几山秋。
日落谁横笛,江寒独倚楼
有人过裴迪,问是辋川不。

拼音版原文

jǐngshēnxiāngtóumáoyánliú

jìngzhōngshuāngxiàhuàshānqiū

luòshuíhéngjiānghánlíng

yǒurénguòpéiwènshìwǎngchuān

注释

景物:自然景色。
相投:相互映衬。
茅檐:茅屋的屋檐。
碧流:碧绿的流水。
镜中:像镜子一样。
双鹭:两只白鹭。
画里:画中。
几山秋:几座秋意浓厚的山。
日落:夕阳西下。
横笛:吹笛子。
江寒:江面寒冷。
独倚楼:独自倚靠在楼上。
过:经过。
裴迪: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辋川:地名,诗人王维的居所。

翻译

自然景色相互映衬,茅屋檐下倒映着碧绿的流水。
镜子般的水面,有两只白鹭翩翩飞下,画中又展现出几座秋意浓浓的山峦。
夕阳西下时,是谁在江边吹起了笛子?孤独的身影独自倚靠在楼上。
有人经过,询问是否是裴迪,他在打听是不是辋川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其间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摹和深沉感喻。"景物自相投,茅檐俯碧流"中,"茅檐"指的是屋顶上的草,这里的"俯碧流"则是形容山溪水色之清澈,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对应和呼应,表达了诗人对周遭景物和谐统一的感受。

接下来的"镜中双鹭下,画里几山秋"更是用巧妙的比喻手法,把现实与艺术虚构相结合。鹭在镜中栖息,山峦则藏于画中,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感悟,也反映出他对于艺术模仿自然的深刻理解。

"日落谁横笛,江寒独倚楼"一句,则是描写傍晚时分,一名隐者或游子在高楼上吹奏着横笛,伴随着夕阳西下和河流渐冷,这个场景不仅传递出一种寂静与孤独,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某种感慨和情怀。

最后两句"有人过裴迪,问是辋川不"则是在询问行者是否经过了名山大川,并通过这个提问,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致的向往与追寻之心。这里的"辋川"虽未明指,但在诗歌中往往用来泛指著名的山水之地。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意境幽深的艺术特色,成功捕捉了读者的心思,使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中,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之美无限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