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肥兔饱鹰隼健,水落沙冷鱼龙藏
出处:《秋风三首 其二》
宋 · 张耒
秋风萧萧吹野桑,田家黍稷初登场。
雉肥兔饱鹰隼健,水落沙冷鱼龙藏。
长淮烟波渺千里,怅望搔首山川长。
二年薇蕨苦不饱,长安裘马多辉光。
雉肥兔饱鹰隼健,水落沙冷鱼龙藏。
长淮烟波渺千里,怅望搔首山川长。
二年薇蕨苦不饱,长安裘马多辉光。
注释
萧萧:形容秋风凄凉、肃杀。野桑:野生的桑树。
登场:指开始收割庄稼。
雉肥兔饱:形容鸟类和动物丰盛。
鹰隼健:鹰和隼这类猛禽矫健有力。
水落沙冷:形容水位下降,沙滩变得寒冷。
长淮:指淮河,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
薇蕨:薇菜和蕨根,古代贫困时的粗食。
长安:古都,这里指唐朝的首都洛阳。
裘马:皮衣和骏马,象征富贵。
辉光:光彩,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
翻译
秋风吹过,野外桑树摇曳,农夫们开始收割黍稷。鸟儿肥硕,兔子丰满,老鹰猎隼矫健,随着水位下降,鱼龙潜藏在冰冷的沙滩下。
广阔的淮河上烟雾弥漫,一望无际,我惆怅地抚摸着头,遥望远方的山川河流。
两年来,薇菜和蕨根难以果腹,而京城中的富贵人家却衣着华丽,车马显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田园风光图景。开篇“秋风萧萧吹野桑,田家黍稷初登场”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秋天的场景和农事活动,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之情。接下来,“雉肥兔饱鹰隼健,水落沙冷鱼龙藏”四字,则通过对野生动物与自然环境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物阔天高、生机勃勃的感觉。
诗人在“长淮烟波渺千里,怅望搔首山川长”中,以长淮为背景,抒发了对远方故土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怅望”与“搔首”,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和无尽的惆怅。
末两句“二年薇蕨苦不饱,长安裘马多辉光”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当下繁华但却与己有关联的冷暖观察。其中,“二年薇蕨苦不饱”可能暗示了个人经历中的艰难时期,而“长安裘马多辉光”则是对当前社会现实的一种描绘,反映出一种时代背景下的物质丰富与人生况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以及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