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穷长年悲,越吟游子思
出处:《岁暮夜怀寄友二首》
明 · 李梦阳
岁穷长年悲,越吟游子思。
寒风起枯杨,夕坐知天霜。
落星动海白,飞沙吹云黄。
萧萧孤蓬转,万里何超缅。
沉吟卷道帙,恻怆泪如霰。
入河讨沉沦,蹈海事游衍。
传书寄麻姑,与尔期相见。
寒风起枯杨,夕坐知天霜。
落星动海白,飞沙吹云黄。
萧萧孤蓬转,万里何超缅。
沉吟卷道帙,恻怆泪如霰。
入河讨沉沦,蹈海事游衍。
传书寄麻姑,与尔期相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岁暮夜怀寄友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岁末时节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岁穷长年悲”直接点出岁末时分,诗人长久以来的哀愁更加深重。接下来的“越吟游子思”借用越地的诗歌形式,表达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
“寒风起枯杨,夕坐知天霜”描绘了寒冷冬夜的景象,枯杨在寒风中摇曳,诗人独自坐着感受着霜降的来临,渲染出凄清的氛围。接着,“落星动海白,飞沙吹云黄”以星辰坠落、黄沙蔽日的壮阔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尽的思绪。
“萧萧孤蓬转,万里何超缅”运用孤蓬随风飘荡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境况,以及对远方友人遥不可及的感叹。“沉吟卷道帙,恻怆泪如霰”写诗人沉思默想,内心充满悲伤,泪水如同冰霰般落下。最后两句“入河讨沉沦,蹈海事游衍”表达了诗人决心深入困境寻找出路,甚至愿意投身大海,只为了实现与友人重逢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岁末怀友的深深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