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苟不分,君子将蒙欺
出处:《感寓》
明 · 朱诚泳
万物有真伪,人心不可期。
真伪苟不分,君子将蒙欺。
譬之金与玉,而价固无赀。
珷玞与鍮石,乱真良可悲。
公旦困流言,恐惧实倾危。
新莽初下士,谦恭何自卑。
旦莽岂同伦,昧者犹自疑。
假饶身即死,真伪谁能知。
真伪苟不分,君子将蒙欺。
譬之金与玉,而价固无赀。
珷玞与鍮石,乱真良可悲。
公旦困流言,恐惧实倾危。
新莽初下士,谦恭何自卑。
旦莽岂同伦,昧者犹自疑。
假饶身即死,真伪谁能知。
鉴赏
这首诗以物喻人,表达了对人心真假难辨的感慨。诗人以金玉和珷玞、鍮石作比,指出真正的价值在于本质而非外表,真金不怕火炼,而假冒品则易被混淆。他引用周公旦受流言困扰和王莽初期谦恭的形象,说明即使是贤者也可能因谣言而陷入危机,普通人更易被迷惑。诗人强调,即使面临生死,也难以分辨真假,警示人们要谨慎辨别人心,以免被欺骗。整体上,此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