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邑南边颖水流,勒兵周武几经秋
出处:《修武怀古二首》
明 · 薛瑄
宁邑南边颖水流,勒兵周武几经秋。
黄崖石古烟云合,青口山深草树稠。
百佛谩存岩畔迹,七真无复洞中游。
循良卫飒今何似,犹有高名播九州。
黄崖石古烟云合,青口山深草树稠。
百佛谩存岩畔迹,七真无复洞中游。
循良卫飒今何似,犹有高名播九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修武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对古代英雄与圣贤的追忆。首句“宁邑南边颍水流”,以颍水起笔,引出修武这一地点,暗示着历史的悠远与自然的宁静。接着,“勒兵周武几经秋”一句,将历史人物周武王引入画面,通过“几经秋”的表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
“黄崖石古烟云合,青口山深草树稠”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修武地区的自然风光。黄崖石与青口山,一明一暗,一古一新,烟云与草树,动静结合,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生机。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百佛谩存岩畔迹,七真无复洞中游”两句,转向对宗教文化的描述。百佛与七真,分别代表佛教与道教的圣贤,岩畔与洞中,象征着修行之地。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宗教活动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感慨。
最后,“循良卫飒今何似,犹有高名播九州”两句,将话题转向对当地官员的评价。循良,意为清廉而有德行的地方官;卫飒,是历史上的一位官员。这两句询问现今是否还有像他们那样的官员,以及他们的名声是否依然在九州传扬。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当代官员道德风范的期待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修武的独特魅力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蕴含了对道德品质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许。